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弗的成语

弗的成语(共18个)

  • 自愧

    zì kuì fú rú

    成语解释: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邵九娘》:“妻亦心贤之,然自愧弗如,积惭成忌。”

  • 为虺

    wéi huǐ fú cuī

    成语解释:虺:小蛇。
    小蛇不打死,大了就难办。比喻弱敌不除,必有后患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国语・吴语》:“为虺弗摧,为蛇将若何?”

  • 为虺摧,为蛇若何

    wéi huǐ fú cuī , wéi shé ruò hé

    成语解释:虺:小蛇;弗:不;摧:消灭。
    小蛇不打死,大了就难办。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,必有后患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国语・吴语》:“夫越王好信以爱民,四方归之;年谷时熟,日长炎炎,及吾犹可以战也。为虺弗摧,为蛇将若何?”

  • 视而见,听而

    shì ér fú jiàn , tīng ér fú wén

    成语解释:视:看。
    指不注意,不重视,睁着眼却没看见。也指不理睬,看见了当作没看见,听到了当作没听见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中庸》:“鬼神之为德其咸乎,视之而弗见,听之而弗闻。”

  • 无远

    wú yuǎn fú jiè

    成语解释:不管多远之处,没有不到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大雨谟》:“惟德动天,无远弗届。”

  • 功成

    gōng chéng fú jū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功成不居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李贽《史纲评要・周纪・赧王》:“功成弗居,贤将所难。”

  • 习焉

    xí yān fú chá

    成语解释:习:习惯;焉:语气助词,相当于“于是”的意思。
    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梁章钜《浪迹续谈・孙白谷》:“此实传庭,又或误以为‘傅庭’,耳食之徒,遂习焉弗察耳。”

  • 效死

    xiào sǐ fú qù

    成语解释:效:献出;弗:不。
    拼死报效,不肯离去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》:“效死而民弗去。”

  • 欺暗室

    fú qī àn shì

    成语解释:暗室:比喻暗中。
    在无人看见的地方,也不做昧心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简文帝纪》:“弗欺暗室,岂况三光。”

  • 格杀

    gé shā fú lù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格杀勿论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夏燮《中西纪事・粤民义师》:“洋人入其界者,登时格杀弗论。”

  • 置之

    zhì zhī fú lùn

    成语解释:置:放着;之:代词。
    放在那儿不管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无常》:“鬼神之事,难言之矣,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论了。”

  • 及嗣

    fá fú jí sì

    成语解释:罚:惩罚,处罚;嗣:后嗣,子孙。
    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谟》:“临下以简,御众以宽,罚弗及嗣,赏延于世。”

  • 终始

    zhōng shǐ fú yú

    成语解释:渝:变。
    自始自终一直不变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魏征传》:“俭约朴素,终始弗渝。”

  • 言者

    yán zhě fú zhī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言者不知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老子》:“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”河上公注:“知者贵行不贵言也。驷不及舌,多言多患。”一本作“言者弗知”。

  • 敢专也

    fei gan zhuan ye

    成语解释:不敢独自专有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