犹的成语(共51个)
虽死犹荣
成语解释:人虽然死了,但死得光荣。
万里犹比邻
成语解释:相隔万里,却好像邻居。比喻关系密切。
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・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:心悲动我神,弃置莫复陈。丈夫志四海,万里犹比邻。
木犹如此,人何以堪
成语解释:堪:忍受。
树林已长成这样,人又怎么能够忍受呢?表示对眼前事物发生的巨大变化,触景生情而发出的慨叹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言语》:桓公北面,经金城,见前为琅邪时种柳,皆已十围,慨然曰:‘木犹如此,人可以堪!’攀枝执条,泫然流泪。
击其犹犹,陵其与与
成语解释:犹犹:犹豫不决的样子;与与:进退不定的样子。
趁其犹豫不决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。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・兵略训》:击其犹犹,陵其与与,疾雷不及寒暑耳,疾霆不暇掩目。
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
成语解释:往者:过去的事;谏:规劝;来者:未来的事;犹:还;追:赶上。
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,未来的还是能赶得上的。后多用作鼓励之辞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微子》: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:‘凤兮凤兮,何德之哀!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已而,已而!今之从政者殆而!’
博弈犹贤
成语解释: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阳货》:“子曰:‘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难矣哉!不有博弈者乎?为之,犹贤乎已。’”
兴犹不浅
成语解释:指兴趣还很高。多指与人一同游乐的兴致很高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容止》: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,诸贤欲起避之,公徐云:‘诸君少住,老子于此处,兴复不浅。’便据胡床,与诸人咏谑,竟坐甚得任乐。
依希犹记
成语解释:依希:模糊。
模模糊糊还记得。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题灵峰寺壁》:“前世德云今我是,依希犹记妙高台。”
人君犹盂
成语解释:盂:盛水的容器。
君主好比是盛水的盂,人民好比是盂里的水,盂是什么形状,水就是什么形状。比喻人民的习俗随君主的好恶而变化。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・外储说左上》:孔子曰:‘为人君者,犹盂也,民犹水也。盂方水方,盂圜水圜。’
闻道犹迷
成语解释:闻:听到,引申为知道;道:道路,指正道;犹:还;迷:迷失。
已经知道哪是正路,还是往迷路上走。比喻知错不改,一错到底。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窦融传》:计若失路不反,闻道犹迷,不南合子阳,则北入文伯耳。
羊碑犹泣
成语解释:晋朝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长达十年,死后,州人为之罢市巷泣,其部属为其建碑立庙,每年祭祀,见碑者莫不流泪。比喻对死者的怀念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刘孝绰《栖隐寺碑铭》:召棠且思,羊碑犹泣。
犹鱼得水
成语解释:犹:如同。
如同鱼得到水。比喻得到投合自己心意的人或环境。成语出处:晋・常璩《华阳国志・刘先主志》:“与亮情好日密,自以为犹鱼得水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