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犹的成语

犹的成语(共51个)

  • 火也,不戢自焚

    bīng yóu huǒ yě , bù jí zì fén

    成语解释:戢:停;焚:烧。
    战争就像玩火,不在适当的情况下停止就会烧死自己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四年》:“夫兵,犹火也,弗戢,将自焚也。”

  • 学如不及,恐失之

    xué rú bù jí , yóu kǒng shī zhī

    成语解释:学习好像追赶什么,总怕赶不上,赶上了又怕被甩掉。形容学习勤奋,进取心强。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秦伯》:“子日:‘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’”

  • 鹰化为鸠,众鸟恶其眼

    yīng huà wéi jiū , zhòng niǎo yóu wù qí yǎn

    成语解释:鸠:斑鸠;憎:憎恨。
    鹰变化为斑鸠,其他的斑鸠仍厌恶它的目光。比喻外表变化,凶恶的本性不改,仍遭厌恶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方正》:“鹰化为鸠,至于识者犹憎其眼。”

  • 鹰化为鸠,憎其眼

    yīng huà wéi jiū , yóu zēng qí yǎn

    成语解释:鸠:斑鸠;憎:憎恨。
    鹰变化为斑鸠,其他的斑鸠仍厌恶它的目光。比喻外表变化,凶恶的本性不改,仍遭厌恶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方正》:“鹰化为鸠,至于识者犹憎其眼。”

  • 万死

    wàn sǐ yóu qīng

    成语解释:处死万次,还嫌惩罚太轻。极言罪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潮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臣以狂妄戆愚,不识礼度,上表陈佛骨事,言涉不敬,正名定罪,万死犹轻。”

  • 中馈

    zhōng kuì yóu xū

    成语解释:指没有妻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家人》:“无攸遂,在中馈。”

  • 千里

    qiān lǐ yóu mià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传达事情清楚确实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房玄龄传》:“此人深识机宜,足堪委任,每为我儿陈事,必会人心,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。”

  • 视人

    shì rén yóu jiè

    成语解释:芥:小草。
    把别人看得像小草一样微不足道。形容高傲自大,瞧不起别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葛洪《抱朴子・刺骄》:“器满意得,视人犹芥。”

  • 膝下

    xī xià yóu xū

    成语解释:膝:膝盖;虚:空。
    膝盖下还空着。指没有儿女。

  • 毫不

    háo bù yóu yù

    成语解释:毫:一点儿;犹豫:迟疑,拿不定主意。
    一点儿也不迟疑。

   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井冈山的斗争》:“第二次杜修经、杨开明来,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。”

  • 视死

    shì sǐ yóu guī

    成语解释: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。形容不怕牺牲生命。同“视死如归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葛洪《抱朴子・弭讼》:“夫不伏之人,视死犹归,血刃之祸,于是将起。”

  • 有童心

    yóu yǒu tóng xīn

    成语解释:还有儿童的心态。指年龄虽然大了,仍有像儿童一样单纯的心态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于是昭公十九年矣,犹有童心。”

  • 豫不定

    yóu yù bù dìng

    成语解释:犹豫:迟疑。
    拿不定主意。

    成语出处: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章:“正在他犹豫不定的时候,马连福来了,真是天遂人愿。”

  • 豫未决

    yóu yù wèi jué

    成语解释:犹豫:迟疑。
    拿不定主意,不能做出决断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裴寂传》:“高祖将先定京师,议者恐通为后患,犹豫未决。”

  • 迥不

    jiǒng bù yóu rén

    成语解释:指卓然超绝,不同于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梁章锯《浪迹丛谈・二十四桥》:“玉生曾受业于方茶山先生,故其诗笔迥不犹人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