虱的成语(共15个)
- 口中蚤虱- 成语解释:比喻极易消灭的敌人,犹如口中之虱。故又作“口中虱”。 - 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・七术》:“(王)以临东阳,则邯鄣口中虱也。” 
- 虎头上捉虱子- 成语解释:比喻干危险的事情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8回:“你偏进去,又不就走,还要虎头上捉虱子!” 
- 虱多不痒- 成语解释:债欠多了反而不忧愁。比喻困难成堆,认为反正一时解除不了,也就不去愁它了。 - 成语出处:梁实秋《懒》:“‘虱多不痒,债多不愁’,那是自我解嘲!” 
- 扪虱而谈- 成语解释:扪:按。 
 一面捺着虱子,一面谈着。形容谈吐偷窃,无所畏忌。-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王猛传》:“桓温入关,猛被褐而诣之,一面谈当世之事,扪虱而言,旁若无人。” 
- 甲胄生虮虱- 成语解释:甲、胄:古代士兵作战时所穿戴的铠甲和头盔。 
 铠甲和头盔上都长满了虮虱。形容战争持续时间很长。- 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・喻老》:天下无道,攻击不休,相守数年不已,甲胄生虮虱,燕雀处帷幄,而兵不归。 
- 虱处头而黑- 成语解释:处:停留。 
 虱子本来是白色,躲在人头发里就变成黑色。比喻随着环境而变化。- 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・嵇康《养生论》:虱处头而黑,麝食柏而香。 
- 扪虱而言- 成语解释:扪:摸。 
 一面用手捉虱子,一面谈话。形容不拘细节,随便谈话。亦作“扪虱而谈”、“扪虱倾谈”。- 成语出处:唐・房玄龄《晋书・王猛传》:“桓温入关,猛被褐而诣之,一面谈当世之事,扪虱而言,旁若无人。” 
- 视虱如轮- 成语解释:把虱子看成像车轮那样大。指全神贯注于某一事物,达到造诣极深的境界。 - 成语出处:《列子・汤问》:昌以氂悬虱于牖,南面而望之,旬日之间,浸大也;三年以后,如车轮焉。以睹余物,皆丘山也。 
- 虮虱相吊- 成语解释:虮:虱的幼卵。 
 吊:慰问。
 虮和虱相互怜悯。比喻自怜即将灭亡。- 成语出处: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说林训》:“汤沐具而虮虱相吊,大厦成而燕雀相贺。” 
- 穿杨贯虱- 成语解释:穿:穿透;贯:穿过。 
 射穿杨柳叶和虱子。形容技艺高超,功夫深厚。- 成语出处:明・宋应星《天工开物・弧矢》:“而下力倘能穿杨贯虱,则以巧胜也。” 
- 贯虱穿杨- 成语解释:能射中小小的虱子,能穿过杨树叶子。形容箭术高超。 
- 虱处裈中- 成语解释:裈:裤子。 
 虱子躲在裤缝里。比喻世俗生活的拘窘局促。- 成语出处:晋・阮籍《大人先生传》:“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裈之中乎!逃于深缝,匿乎坏絮,自以为吉宅。” 
- 虱处裻中- 成语解释:裻裤子。虱子躲在裤缝里。比喻世俗生活的拘窘局促。 - 成语出处:晋・阮籍《大人先生传》: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裻之中乎!逃于深缝,匿乎坏絮,自以为吉宅。 
- 豕虱濡濡- 成语解释:豕:猪;濡濡:苟且偷安。 
 猪身上的虱子,苟且偷安。比喻在个人小天地里苟且偷安,自我陶醉。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徐无鬼》:濡濡者,豕虱是也。 
- 虱胫虮肝- 成语解释:虱子的小腿,虮子的肝脏。比喻非常微小的东西。 - 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・宋玉《小言赋》:“烹虱胫,切虮肝,会九族而同噬,犹委余而不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