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读的成语

读的成语(共45个)

  • 三余

    sān yú dú shū

    成语解释: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王肃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从学者云:‘苦渴无日。’遇言:‘当以三余。’或问三余之意,遇言:‘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时之余也。’”

  • 精思

    shú dú jīng sī

    成语解释:熟:经久而深入;精:专一,深入。
    反复地阅读,认真地思考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徐中行传》:“得瑗所授经,熟读精思,功苦食淡。”

  • 刺股

    cì gǔ dú shū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刻苦攻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・秦策一》:“(苏秦)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。”

  • 深思

    shú dú shēn sī

    成语解释:反复地阅读,认真地思考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送安犉秀才失解西归》:“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

  • 书得间

    dú shū dé jiàn

    成语解释:间:间隙。
    比喻窍门。读书得了窍门。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,心领神会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4回:“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!你说的一点不错。”

  • 然荻

    rán dí dú shū

    成语解释:然:“燃”的本字,燃烧;荻:芦苇一类的植物。
    燃荻为灯,发奋读书。形容勤学苦读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齐・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・勉学》:“梁世彭城刘绮,交州刺史勃之孙,早孤家贫,灯烛难办,常买荻尺寸折之,然明夜读。”

  • 折节

    zhé jié dú shū

    成语解释:折节: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。
    改变旧习,发愤读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段颎传》:“颎少便习弓马,尚游侠,轻财贿,长乃折节好古学。”

  • 书君子

    dú shū jūn zǐ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。

  • 伏阁受

    fú gé shòu dú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恭敬受教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曹世叔妻传》:时《汉书》始出,多未能通者,同群马融,伏于阁下从昭受读。

  • 据鞍

    jù ān dú shū

    成语解释: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。后多形容学习勤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渊鉴类函・驴三》:“江邻几调蓝山尉,骑驴赴官,第据鞍读书,至迷失道,家人求之乃觉。”

  • 玩味

    shú dú wán wèi

    成语解释:玩味:细细地体会其中的意味。
    形容反复仔细地阅读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郭璞《葬经・杂篇》:学者当熟读玩味,则知景纯之心法矣。

  • 下帷攻

    xià wéi gōng dú

    成语解释:帷:帷幕;下帷:放下帷幕。
    比喻专心致志刻苦读书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董仲舒传》:“下帷讲诵,弟子传,以久次相授业,或莫见其面。”

  • 下帷苦

    xià wéi kǔ dú

    成语解释:下,挂。帷,分隔内外的帐子。全句是说挂起帐子,在帐内苦读。比喻一个人专心一意,用功读书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书董仲舒传:“董仲舒下帷讲诵,弟子次相授业,或莫见其面。”

  • 挟筴

    xié cè dú shū

    成语解释:挟:夹持;筴:同“策”,古代简册、书籍。
    手拿图书,一心读书。形容勤奋学习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骈拇》:“问臧奚事?则挟筴读书;问谷奚事?则博塞以游。”

  • 不堪卒

    bù kān zú dú

    成语解释:不堪:不能;卒:完毕,结束。
    形容文章写得凄惨悲苦,令人心酸,不忍读完。也指文章粗劣,使人不肯读下去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梧冈《梅兰佳话》第九段:柳曰:‘月香姊情词俱哀,令人不堪卒读。’竹曰:‘月香之志亦大可悲已。’雪香闭目不语,泪落衫袖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