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烧的成语

烧的成语(共40个)

  • 千日打柴一日

    qiān rì dǎ chái yī rì shāo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持久奋斗而一旦成功。也比喻平时积攒,一朝花费。同“千日斫柴一日烧”。

  • 真金不怕火来

    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ái shāo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真理或立身、行事正直的人经得起实践检验,不怕任何非议。

    成语出处:郭沫若《相见以诚》:“有诚便能有勇,所谓‘真金不怕火来烧’。”

  • 留得青山在,依旧有柴

  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 , 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,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。同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八十二回:“身子是根本,俗语说的:‘留得青山在,依旧有柴烧。’”

  • 野火不尽,春风吹又生

    yě huǒ shāo bù jìn , 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

    成语解释:野火不能烧尽野草,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。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,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: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”

  • 妒火中

    dù huǒ zhōng shāo

    成语解释:因忌妒而异常激动,心神错乱或狂乱。

    成语出处:沈从文《元宵》:“到妒火中烧时他是完全不为自己设想也不为女人幸福设想,只想等待那机会一到,就将成为恋爱的人。”

  • 薰香自

    xūn xiāng zì shāo

    成语解释:薰:香草。
    薰草因为有香气而招致焚烧。比喻人因有才能而招致灾祸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龚胜传》:“薰以香自烧,膏以明自销,龚生竟夭天年,非吾徒也。”

  • 眉之急

    shāo méi zhī jí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非常迫切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三五回:“既是天教我知了,正是度日如年,烧眉之急。我马也不要,从人也不带一个,连夜自赶回家。”

  • 高香

    shāo gāo xiāng

    成语解释:向神佛虔诚烧香,比喻真诚地向人致谢。

    成语出处:老舍《有了小孩以后》:“说十四那天早晨须给小胖子左腕上季一根红线,备清水一碗,烧高香三炷,必能消灾除难。”

  • 不伏

    bù fú shāo mái

    成语解释:伏:屈服;烧埋:烧埋银钱,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。
    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康进之《李逵负棘》第四折:“休道你兄弟不伏烧埋,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;若不打,这顽皮不改。”

  • 引火

    yǐn huǒ shāo shē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自招灾祸;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。也可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错误;争取大家的批评;帮助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三回:“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,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,生怕引火烧身,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。”

  • 拣佛

    jiǎn fó shāo xiā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看人行事或待人有厚薄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寒山《诗》之一五九:“择佛烧好香,拣僧归供养。”

  • 放火

    fàng huǒ shāo shā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煽风点火,挑拨离间。

    成语出处:康濯《东方红》:“你不知道,那狼叼豹咬的齐占杰,前一阵可光在我面前放火烧山呀!”

  • 磕头

    kē tóu shāo xiā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求人说好话。

  • 野火不尽

    yě huǒ shāo bù jìn

    成语解释:野火,燃烧野草的火,也称野烧。比喻邪恶不能完全去除。与“翦草除根”义反。

    成语出处: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诗: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”

  • 千日斫柴一日

    qiān rì zhuó chái yī rì shāo

    成语解释:①比喻持久奋斗而一旦成功。②比喻平时积攒,一朝花费。亦作“千日打柴一日烧”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