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末的成语

末的成语(共114个)

  • 本同

    běn tóng mò yì

    成语解释:本:本原。
    末:末流。
    比喻事物同一本原,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卢湛《赠刘琨书》:“盖本同末异,杨朱兴哀。”

  • 务本抑

    wù běn yì mò

    成语解释:从事农业生产,抑制工商业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郑弘传》:“务本抑末,毋与天下争利,然后教化可兴。”

  • 源流

    běn mò yuán liú

    成语解释:源:水源。
    流:从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。
    比喻事物的主次、始末、先后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富国》:“十年之后,年谷复孰,而陈积有余。是无他故焉,知本末源流之谓也。”

  • 大必折

    mò dà bì zhé

    成语解释:谓树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属权重,危及上级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十一年》:“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,君所知也。”

  • 路之难

    mò lù zhī nán

    成语解释:末路:最后的一段路程。
    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。比喻越到最后,工作越艰巨。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秦策五》:“‘行百里者半于九十’,此言末路之难。”

  • 背本趋

    bèi běn qū mò

    成语解释:古代常以农业为本,手工、商贾为末。指背离主要部分,追求细微末节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食货志上》:“时民近战国,皆背本趋末。”

  • 细微

    xì wēi mò jié

    成语解释:末节:小事情,小节。
    无关紧要的小事情,小问题。

    成语出处:古立高《初恋》:“为这些细微末节的事,张志诚感到伤脑筋。”

  • 繁文

    fán wén mò jié

    成语解释:文:规定、仪式;节:礼节。
    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上圆丘合祭六仪》:“仪者必又曰:省去繁文末节,则一岁可以再郊。”

  • 不掇,将成斧柯

    háo mò bù duō , jiāng chéng fǔ kē

    成语解释:豪,通“毫”。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,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,就很困难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逸周书・观周》:“绵绵不绝,蔓蔓奈何?豪末不掇,将成斧柯。”孔晁注:“此言防患在微也。”

  • 不札,将寻斧柯

    háo mò bù zhā , jiāng xún fǔ kē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,酿成大患,再要消除,就很困难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孔子家语・观周》:“勿谓何伤,其祸将长;勿谓何害,其祸将大……焰焰不灭,炎炎若何?涓涓不壅,终为江河;绵绵不绝,或成网罗;毫末不札,将寻斧柯。”王肃注:“札,拔也;寻,用者也。”

  • 如之何

    mò rú zhī hé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无法对付,莫可奈何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葛洪《抱朴子・塞难》:“吾所以不能默者,冀夫可上可下者,可引致耳。其不移者,古人已末如之何也。”

  • 分寸之

    fēn cùn zhī mò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微少、细小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江淹《诣建平王上书》:“宁当争分寸之末,竞锥刀之利哉?”

  • 忝陪

    tiǎn péi mò zuò

    成语解释:忝:辱,愧。
    惭愧地坐在末座作陪。

    成语出处:邹韬奋《患难余生记》第一章:“胡愈之诸先生,我也忝陪末座。”

  • 反本

    qì mò fǎn běn

    成语解释:亦作“弃末返本”。古指弃工商而务农桑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抑工商之淫业,兴农桑之盛务,遂令海内弃末而反本,背伪而归真。”

  • 去本就

    qù běn jiù mò

    成语解释:谓弃农经商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地理志》:“郡国辐凑,浮食者多,民去本就末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