甚的成语(共50个)
自视甚高
成语解释:把自己看得很高(多指身分,学识等)。
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36回:“我暗想这个人自视甚高,看来文字总也是好的,便不相强。”
言甚详明
成语解释:论述很详尽明了。
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
成语解释:防:阻止;甚:超过。
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,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。指不让人民说话,必有大害。成语出处:《国语・周语上》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,川壅而溃,伤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是故为川者,决之使导;为民者,宣之使言。”
卑之无甚高论
成语解释:表示只就浅易的说,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。
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张释之传》:“释之既朝毕,因前言便宜事。文帝曰:‘卑之,毋甚高论,令今可行也。’”
防民之口,甚于防水
成语解释:防:阻止;甚:超过。
想堵住人民的嘴,比堵塞河水还难。指不让人民说话,是不明智的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周本纪》:“召公曰:是障之也。防民之口,甚于防水。”
防人之口,甚于防川
成语解释:防:阻止;甚:超过;川:河流。
想堵住人民的嘴,比堵塞河川还难。指不让人民说话,是不明智的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孔严传》:“古人为政,防人之口,甚于防川。”
莫此为甚
成语解释: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的了。多指不良倾向或形势严重。
成语出处:宋・洪迈《容斋三笔》卷四:“名不雅古,莫此为甚。”
一之谓甚
成语解释:甚:过分。
做了一次,已经过分。比喻错误不能重犯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五年》:“晋不可启,寇不可玩。一之谓甚,其可再乎?”
一之为甚
成语解释:见“一之谓甚”。
成语出处:元・侯克中《归兴》诗:“一之为甚其能再,二者何由可得兼。”
莫斯为甚
成语解释:莫:无;甚:严重,超过。
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的了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沈约《奏弹王源》:“玷辱流辈,莫斯为甚。自古巨舋,莫斯为甚。”
故甚其词
成语解释:指说话故意夸大,脱离事实。
成语出处:清・黄钧宰《金壶浪墨・汉奸》:“盖我军所用侦探,率以数百钱,遣无赖小民,道听途说,或且故甚其词,以恫喝将士,摇动人心。”
莫兹为甚
成语解释:莫:无;甚:严重,超过。
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的了。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谢绛传》:“亏体伤风,莫兹为甚。”
莫此之甚
成语解释:莫:无;甚:严重,超过。
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的了。成语出处:《魏书》:“损败风化,渎乱情礼,莫此之甚。”
过甚其辞
成语解释:话说得超过了实际。
成语出处:郭沫若《反正前后》第一篇三:“说来恐怕有些人不大肯信,以为我是过甚其辞。”
过甚其词
成语解释: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。
成语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:“市面上的消息也许过甚其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