尾的成语(共117个)
彻首彻尾
成语解释:彻:通,透。
从头到尾,全部,十足的意思。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答陈安卿书》:“今此于既学适道之后却言笃信何也?恐信字彻首彻尾不可分先后。
无头无尾
成语解释:没有线索;没有来由。
成语出处:元・郑廷玉《后庭花》第三折:“这官司无头无尾,那贼人难捉难拿。”
畏头畏尾
成语解释:畏:畏惧,害怕。
比喻做事胆子小,顾虑多。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5回:“除了朝廷治罪,没有砍头的,你不必畏头畏尾。”
有首有尾
成语解释:首:头。
有开头,有结尾。做事能坚持到底。指故事或文章结构完整。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朱子全书・论语四・公冶长》:“做得一章有头有尾,与今日学者有头无尾底不同。”
掐头去尾
成语解释:指事物只剩下中间的一部分;或指没头没尾;看不清脉络。也指去掉没有用的或不重要的部分。
成语出处:蒋子龙《拜年》:“一个月赶上俩节日,掐头去尾,一个月连半个月的活也干不上了!”
尾大难掉
成语解释:犹言尾大不掉。
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・曹冏《六代论》:“所谓末大必折,尾大难掉。尾同于体,犹或不从,况乎非体之尾,其可掉哉!”
首尾相救
成语解释:救:援助。
头和尾相互援助。比喻前后互相援助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魏策》:“有蛇于此,击其尾,其首救,击其首,其尾救,击其中身,首尾皆救。”
首尾贯通
成语解释:首尾:前后。
指前后连贯相通。成语出处:宋・王观国《学林・古赋题》:“盖亦拟张衡《二京》而为《三都赋》……此赋首尾贯通,亦一赋也。”
蝇附骥尾
成语解释:骥:千里马。
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。指普通人因沾了贤人的光而名声大振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伯夷列传》:“伯夷叔齐虽贤,得夫子而名益彰。颜渊虽笃学,附骥尾而行益显。”
尾巴难藏
成语解释:指不能藏住自己的尾巴。
貂不足,狗尾续
成语解释:①指授官太滥。②指美中不足或以次充好。
成语出处:《文选・任昉》“华貂深不足之叹”唐・李善注:“赵王伦篡位,时侍中、常侍九十七人,每朝,小人满庭,貂蝉半坐,时人谣曰:‘貂不足,狗尾续。’”
首尾两端
成语解释:两端:拿不定主意。
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。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西羌传》:“初,饥五同种大豪卢匆,忍良等千余户别留允街,而首尾两端。”
狗尾貂续
成语解释:见“狗尾续貂”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渔《闲情偶寄・词曲・词采》:“尚有踊跃于前,懈弛于后,不得已而为狗尾貂续者亦有之。”
摇尾求食
成语解释:老虎被关进笼圈里,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。比喻人的地位降低,向人乞求。
成语出处:汉・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猛虎在深山,百兽震恐,及在槛阱之中,摇尾而求食,积威约之渐也。”
耗子尾巴
成语解释:耗子尾巴没有肉。比喻没有多大好处,不值得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