诘的成语(共12个)
莫可究诘
成语解释:究:追查;诘:追问。
无法追问到底。成语出处:章炳麟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:“宗支荒忽,莫可究诘。”
诘屈謷牙
成语解释:同“诘曲聱牙”。
成语出处:清・陈田《明诗纪事戊答>序》:“其间独照之匠,若荆川、遵岩、震川变秦汉为欧曾,易诘屈謷牙为字顺文从,允矣。”
诘曲聱牙
成语解释:形容文句艰涩,不通顺畅达。
成语出处:明・宋濂《文原》:“予窃怪世之为文者,不为不多,骋新奇者,钩摘隐伏,变更庸常,甚至不可句读,且曰:不诘曲聱牙非古文也。”
诘戎治兵
成语解释:指整治军事。
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立政》:“其克诘尔戎兵。”
诘诎聱牙
成语解释:同“诘曲聱牙”。
成语出处: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・破恶声论》:“且又日鼓舞之以报章,间协助之以书籍,中之文词,虽诘诎聱牙,难于尽晓,顾究亦输入文明之利器也。”
聱牙诘屈
成语解释:聱牙:不顺口;诘屈:曲折。
形容文辞艰涩难读。成语出处:清・周亮工《书影》第二卷:“为诗好为聱牙诘屈之语,多不自解。”
诘究本末
成语解释:诘究:详细追究;本末:缘由。
详细追究事物的始末情由。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戴至德传》:至德乃诘究本末,理直者,密为奏,终不显私恩。
诘屈聱牙
成语解释:诘屈:同佶屈,曲折,引申为不顺畅;聱牙:读起来拗口、别扭。
形容文字晦涩艰深,难懂难读。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周诰殷盘,佶屈聱牙。”
聱牙诘曲
成语解释:聱牙:不顺口;诘曲:曲折。
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。成语出处:清・郑相如《汉林四传・开明君传》:“有荐伏生工《尚书》,上诏中大夫晁错至其家,从七岁好口授书文,聱牙诘曲。”
謷牙诘屈
成语解释:同“诘屈聱牙”。謷,通“聱”。诘屈:同“佶屈”,曲折,引申为不顺。
成语出处:语出唐・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周浩殷盘,佶屈聱牙。”
诘屈磝碻
成语解释:形容语言生硬难懂。
成语出处:清・朱克敬《瞑庵杂识》第一卷:“士以江西优人来,登场歌舞,诘诘屈磝碻,不可听。”
不可究诘
成语解释:究:追查;诘:追问。
无法追问到底。成语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一回:“好好一座中国江山,被这班强有力的大人先生,闹的四分五裂,不可究诘,共和在那里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