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灾的成语

灾的成语(共62个)

  • 泛滥成

    fàn làn chéng zāi

    成语解释:泛滥:江河湖泊的水四处溢出。
    指江河湖泊的水漫溢横流;造成灾害。也比喻有害的思想言行到处传播;成为祸患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上》:“洪水横流,泛滥于天下。”

  • 灭顶之

    miè dǐng zhī zāi

    成语解释:灭:淹灭;顶:头顶。
    像大水淹没了头顶一样的灾难。比喻致命的、毁灭性的灾难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大过》:“过渉灭顶,凶,无咎。”

  • 无妄之

    wú wàng zhī zāi

    成语解释:无妄:意想不到的。
    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、牵连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无妄》:“六三,无妄之灾。或系之牛,行人之得,邑人之灾。”

  • 乐祸幸

    lè huò xìng zāi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幸灾乐祸。谓以别人的灾祸为乐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沈约《宋书・沈攸之传》:“而攸之始奉国讳,喜见于容,普天同哀,己以为庆。此其乐祸幸灾,大逆之罪一也。”

  • 乐祸

    xìng zāi lè huò

    成语解释:指人缺乏善意;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。幸:高兴;乐:欢喜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朝・齐・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・诫兵》:“若居承平之世,睥睨宫阃,幸灾乐祸,首为逆乱。”

  • 惹祸

    zhāo zāi rě huò

    成语解释:招引灾祸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渔《巧团圆・议赘》:“难道我老夫妻两口自己照管不来,还带着个如花似玉的闺女去招灾惹祸不成!”

  • 亡猿

    wáng yuán zāi mù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亡猿祸木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王闿运《序》:“覆鹿遗蕉,亡猿灾木,非敌非寇,自倾自覆。”

  • 八难

    sān zāi bā nà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小孩生来多病。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1回:“况且自己又三灾八难的,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,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。”

  • 多难

    duō zāi duō nàn

    成语解释:指灾难深重。

    成语出处:郭沫若《伟大的爱国诗人——屈原》:“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,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,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泪。”

  • 人祸

    tiān zāi rén huò

    成语解释:天:自然。
    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。也比喻害人精(骂人的话)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冯玉兰》第四折:“屠世雄并无此事,敢是另有个天灾人祸,假称屠世雄的么?”

  • 横祸

    fēi zāi hèng huò

    成语解释:意外的灾祸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54卷:“每日如此,魂不离人左右,飞灾横祸,恶鬼凶神,不能为害。”

  • 梨祸枣

    zāi lí huò zǎo

    成语解释:从前印书用梨木或枣木刻板。形容滥刻无用不好的书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六:“至于交通声气,号召生徒,祸枣灾梨,递相神圣,不但有明末造,标榜多诬,即月泉吟社诸人,亦病未离乎客气矣。”

  • 祸枣

    huò zǎo zāi lí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印书,多用枣木梨木刻板。比喻滥刻无用的书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・滦阳消夏录六》:“至于交通声气,号召生徒,祸枣灾梨,递相神圣,不但有明未造标榜多诬,即月泉吟社诸人亦病未离乎客气。”

  • 难深重

    zāi nán shēn zhòng

    成语解释:灾难很多,而且严重。

    成语出处:曹禺《永远向前》:“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时期,毛主席这篇《讲话》坚决有力地指挥着我们。”

  • 得人钱财,与人消

    dé rén qián cái , yǔ rén xiāo zāi

    成语解释:得到别人金钱等好处就得为别人办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伏雌教主《醋葫芦》第14回:“惟小子弄惯了这管笔头,才知里边缘故,叫做得人钱财,与人消灾,只顾骗准,值些甚么?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