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殷的成语

殷的成语(共27个)

  • 鉴不远

    yīn jiàn bù yuǎn

    成语解释:殷:指商朝后期;鉴:镜子。
    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。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上》:“殷鉴不远,在夏后之世。”

  • 勤勤

    yīn yīn qín qín

    成语解释:殷殷:恳切的样子。
    热情而周到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8卷:“又送酒肴内房中去,殷殷勤勤,自不必说。”

  • 屯屯

    yīn yīn tún tún

    成语解释:殷殷:众多的样子;屯屯:富足的样子。
    人口众多,财物充足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桓宽《盐铁论・国疾》:“文、景之际,建元之始,民朴而归本,吏廉而自重,殷殷屯屯,人衍而家富。”

  • 田田

    yīn yīn tián tián

    成语解释:殷殷:震动声;田田:宏大的声音。
    形容声音宏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向丧》:“妇人不宜袒,故发胸,击心,爵踊,殷殷田田,如坏墙然,悲哀痛疾之至也。”

  • 輷輷

    hōng hōng yīn yīn

    成语解释:輷輷;象声词,同“轰轰”,指声势浩大;殷殷:震动声。
    形容人马众多,声势浩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苏秦列传》:“人民之众,车马之多,日夜行不绝,輷輷殷殷,若有三军之众。”

  • 财阜

    mín yīn cái fù

    成语解释:殷:殷实,富足;阜:丰富。
    民众富足,物产丰饶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扬雄《法言・孝至》:“君人者务在殷民阜财,明道信义。”

  • 浩书空

    yīn hào shū kōng

    成语解释:晋中军将军殷浩被废,除名为民,在信安,常终日书空作“咄咄怪事”四字。见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黜免》。后以“殷浩书空”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黜免》:“殷中军(殷浩)被废在信安,终日恒书空作字,扬州吏民寻义逐之,窃视,唯作‘咄咄怪事’四字而已。”

  • 天震地

    yǐn tiān zhèn dì

    成语解释:殷:震动。
    震天动地,形容声音很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王家屏传》:“今骄阳烁石,小民愁苦之声殷天震地,而独未彻九阍。”

  • 忧启圣

    yīn yōu qǐ shèng

    成语解释:殷:深。
    深切的忧虑能启发最高的智慧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刘琨《劝进表》:“或多难以固邦国,或殷忧以启圣明。”

  • 民阜利

    yīn mín fù lì

    成语解释:殷民:使人民富裕。
    旧指国家统治者的责任,就在于使人民富裕,使国家财物充足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徐斡《中论・治引》:“夫明哲之为用也,乃能殷民阜利,使万物无不尽其极者也。”

  • 民阜财

    yīn mín fù cái

    成语解释:殷:富足。
    阜:多,盛;丰富。
    使百姓富足,使财物丰富。亦作“民殷财阜”、“殷民阜利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扬雄《法言・孝至》:“君人者务在殷民阜财,明道信义。”

  • 天蔽日

    yīn tiān bì rì

    成语解释:染红了天,遮住了太阳。形容仪从之盛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艺文类聚》卷五十:“段颖起于徒中,为并州刺史,有功,后徵还京师,颖乘轻车,介士鼓吹,曲盖朱旗骑马,殷天蔽日,连骑相继数十里。”

  • 国富

    mín yīn guó fù

    成语解释:殷:殷实,富足;阜:丰富。
    国家人民殷实富裕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:“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。”

  • 人足

    jiā yīn rén zú

    成语解释:家家富裕,人人丰足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苏秦列传》:“临菑之涂,车毂击,人肩摩,连衽成帷,举袂成幕,挥汗成雨,家殷人足,志高气扬。”

  • 可为

    kě wéi yīn jiàn

    成语解释:殷鉴,古代商朝灭亡的例子。全句是说可以拿商朝的覆亡作为借镜。比喻已有前例可以作为警戒。

    成语出处:诗经大雅荡:“殷鉴不远,在夏后之世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