竭的成语(共90个)
竭心尽意
成语解释:竭:尽。
尽心尽意。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诸葛瑾传》:故竭心尽意,不敢为非耳。
尽节竭诚
成语解释:节:节操;竭:完。
指竭尽忠诚和节义。成语出处:《魏书・吕罗汉传》:“自非尽节竭诚,将何以垂名竹帛?”
尽诚竭节
成语解释:诚:忠诚。
节:气节,义节。
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。亦作“尽节竭诚”、“尽心竭诚”、“尽忠竭力”、“尽忠竭诚”、“尽忠竭节”、“竭忠尽节”。成语出处:《魏书》:“尚自少侍从,尽诚竭节,虽云异姓,其犹骨肉,是以入为腹心,出当爪牙。”
剪枝竭流
成语解释:剪:绞切;竭:干涸。
剪断树枝,使支流干涸。比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成语出处:《魏书・高闾传》:“堰水先塞其源,伐木必拔其本,源不塞,本不拔,虽剪枝竭流,终不可绝矣。”
山崩川竭
成语解释:亦作“山崩水竭”。山岳崩塌,河川干枯。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国语・周语》:“夫国必依山川。山崩川竭,亡之征也。”
不竭之府
成语解释:竭:尽,完。
取之不尽的府库。比喻很富有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齐・管仲《管子・牧民》:“藏于不竭之府者,养桑麻,育六畜也。”
竭智尽力
成语解释:用尽智慧和力量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赵策四》:“臣虽尽力竭智,死不复见于王矣。”
竭泽焚薮
成语解释:竭:排水。
薮:指草野。
排干池水捕鱼,烧光草野捉兽。比喻做事不留余地,只顾眼前利益。成语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义赏》:“竭泽而渔,岂不获得,而明年无鱼;焚薮而田,岂不获可,而明年无兽。诈伪之道,虽今偷可,后将无复,非长术也。”
气竭声嘶
成语解释:气力竭尽,声音嘶哑。
成语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吕无病》:“小气竭声嘶,呼而求饮。”
悉心竭虑
成语解释:悉:全,尽;竭:用尽;虑:考虑,思考。
用心思考,竭诚尽力。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五卷:“原来那时正值天旱,太宗皇帝诏五品以上官员,都要悉心竭虑,直言得失,以凭采用。”
力殚财竭
成语解释:殚:尽。
力量和财物都已耗尽。成语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止狱措刑》:“及秦之时,厚献以竭人财,远役以殚人力;力殚财竭,尽为完贼,群盗满山,赭衣塞路;故每岁断罪,数至十万。”
疲心竭虑
成语解释:竭:尽。
指费尽心思。成语出处:宋・欧阳修《论更改贡举事件札子》:“选五百人,而日限又迫,使考试之官殆废寝食,疲心竭虑,因劳致昏。”
用心竭力
成语解释:用尽心计和力量。
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破天阵》:“如今圣人招贤纳士,豁达大度,正用你股肱之臣,则要你用心竭力也。”
山崩水竭
成语解释:见“山崩川竭”。
成语出处:汉・荀悦《汉纪・成帝纪》:“蜀郡本汉所兴,今所起之地山崩水竭,殆必亡矣。”
苦心竭力
成语解释:竭:尽。
费尽心思,使出了全部力量。成语出处:汉・贾谊《新书・权重》:“夫秦日夜深惟,苦心竭力,以除六国之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