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价的成语

价的成语(共58个)

  • 鬻驽窃

    yù nǔ qiè jià

    成语解释:谦词。谓劣货而获优评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黄滔《蒋先锋》:“昨者赍持恶赋,刺谒清尘,本期刘子俊待以盖瓯之地,陆士衡处置于抚掌之间,岂期以寸获长,鬻驽窃价。”

  • 明码实

    míng mǎ shí jià

    成语解释:明码:指标明的价格。
    指公开标明的真实价格或处事不折不扣。

    成语出处:张东林《古城春色》第二部:“这家的主人,是明码实价的汉奸,伪军的少将。”

  • 物美

    jià lián wù měi

    成语解释:廉:便宜。
    东西价钱便宜,质量又好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近十年之怪现状》第十回:“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,要印一部书。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,所以特来求教。”

  • 漫天要,就地还钱

    màn tiān yào jià , jiù dì huán qián

    成语解释:漫天:比喻非常高;要:索取;地:比喻非常低。
    指商业上的讨价还价,卖方把售价要得很高,买方则把价钱还得很低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十一回:漫天要价,就地还钱,原是买物之人向来俗谈。

  • 上天要,落地还钱

    shàng tiān yào jià , luò dì huán qián

    成语解释:指商业上的讨价还价,卖方把售价要得很高,买方则把价钱还得很低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十一回:漫天要价,就地还钱,原是买物之人向来俗谈。

  • 一登龙门,声百倍

    yī dēng lóng mén , shēng jià bǎi bèi

    成语解释:龙门,比喻贵人所居住的地方。全句是说一旦登上贵人之门,声价随即提高。比喻一与德高望重的人接近后,自己的身分地位随著增加。

    成语出处:后汉书李膺传:“士有被其容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李白与韩荆州书:“一登龙门,则声价十倍。”

  • 连城之

    lián chéng zhī jià

    成语解释:连城:连成一片的城池;价:价格。
    形容物品极为珍贵,价值极高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惠文王时,得楚和氏璧。秦昭王闻之,使人遗赵王书,愿以十五城请易璧。”

  • 口不二

    kǒu bù èr jià

    成语解释:谓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逸民传・韩康》:“常采药名山,卖于长安市,口不二价,三十余年。”

  • 日重

    míng jià rì zhòng

    成语解释:名价:声望;日重:一天天增加。
    名声一天天大起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张敷传》:初,父邵使与南阳宗少文谈系象,往复数番,少文每欲屈,握麈尾叹曰:‘吾道东矣。’于是名价日重。

  • 等连城

    jià děng lián chéng

    成语解释:谓价值等于连成一片的许多城池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彭城王勰传》:“今陛下赐刊一字,足以价等连城。”

  • 和售

    píng jià hé shòu

    成语解释:和售:平价交易,不哄抬物价。
    指公平交易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吴凑传》:平贾和售,以息众欢。

  • 增一顾

    jià zēng yī gù

    成语解释:原意是卖不出去的好马,被伯乐看中了,就增加了十倍的价钱。比喻本来默默无闻,遇到赏识的人而抬高了身价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・燕策二》:“伯乐乃还而视之,去而顾之,一旦马价十倍。”

  • 倍息

    bàn jià bèi xī

    成语解释:倍息:加倍的利息。
    指出一半价钱,获得成倍的利息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食货志》:当其有者,半价而买,取倍称之息。

  • 高抬身

    gāo tái shēn jià
  • 重连城

    jià zhòng lián chéng

    成语解释:价:价格;连城:连成一片的城池。
    形容物品极为珍贵,价值极高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韦庄《乞彩笺歌》:“也知价重连城璧,一纸万金犹不惜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