雀的成语(共78个)
燕雀处堂
成语解释:处:居住;堂:堂屋。
燕雀住在堂上。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。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。成语出处:汉・孔鲋《孔丛子・论势》:“燕雀处屋,子母相哺,煦煦焉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;灶突炎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色不变,不知祸之将及也。”
鸦雀无闻
成语解释: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。形容非常静。
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6回:“不想步入院中,鸦雀无闻,一并连两只仙鹤在芭蕉下都睡着了。”
燕雀处屋
成语解释:见“燕雀处堂”。
成语出处:《孔丛子・论势》:“燕雀处屋,子母安哺,煦煦焉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;灶突炎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色不变,不知祸之将及也。”
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
成语解释:螳螂正要捉蝉,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。比喻目光短浅,只想到算计别人,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。
成语出处:汉・刘向《说苑・正谏》:“园中有树,其上有蝉,蝉高居悲鸣饮露,不知螳螂在其后也;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,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。”
黄雀衔环
成语解释: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。指报恩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吴均《续齐谐记》:“吾西王母使者,蒙君拯救,实感仁恩。今赠白环四枚,令君子孙洁白,位登三公,一如此环。”
明珠弹雀
成语解释:用珍珠打鸟雀。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。
成语出处:汉・扬雄《太玄・唐》:“明珠弹于飞肉,其得不复。测曰:明珠弹肉,费不当也。”
隋珠弹雀
成语解释:隋珠:古代传说中的夜明珠,即隋侯的明月珠。
用夜明珠去弹鸟雀。比喻得不偿失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让王》:“今且有人于此,以隋侯之珠,弹千仞之雀,世必笑之。是何也?则其所用者重,而所要者轻也。”
黄雀在后
成语解释:(螳螂准备捕蝉)黄雀在后面准备啄螳螂。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;也比喻有后顾之忧。
成语出处:汉・刘向《说苑・正谏》:“园中有树,其上有蝉,蝉高居悲鸣饮露,不知螳螂在其后也!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,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。”
夯雀先飞
成语解释:夯:同“笨”,愚钝;雀:山雀,麻雀。
比喻天资不好的人做事比别人先动手。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7回:“咱们家没人,俗语说的,‘夯雀儿先飞’,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,令人笑话。”
黄雀伺蝉
成语解释:螳螂正要捉蝉,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。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。
成语出处:汉・刘向《说苑・正谏》:“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,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。黄雀延颈欲啄螳螂,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。”
麻雀虽小,肝胆俱全
成语解释: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,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》:“不要把所有的麻雀统统捉来解剖,然后才证明‘麻雀虽小,肝胆俱全’。”
燕雀安知鸿鹄志
成语解释:鸿鹄:天鹅。
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陈涉世家》:“嗟呼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”
为渊驱鱼,为丛驱雀
成语解释:比喻为政不善,人心涣散,使百姓投向敌方。同“为渊驱鱼,为丛驱爵”。
成语出处:清・新广东武生《黄萧养回头》:“大小文武官员,都是助纣为虐,为渊驱鱼,为丛驱雀,甚非计也。”
螳螂黄雀
成语解释:比喻目光短浅,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。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的略语。
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三回:“打虎功思悬赏,杀人身被官拿,试看螳螂黄雀,劝君得意休夸。”
雀屏中选
成语解释:雀屏:画有孔雀的门屏。
指得选为女婿。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高祖窦皇后传》:“乃于门屏画二孔雀,诸公子有求婚者,辄与两箭射之,潜约中目者许之。前后数十辈莫能中。高祖后至,两发各中一目。毅大悦,遂归于我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