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嚼的成语

嚼的成语(共36个)

  • 舌头

    jiáo shé tóu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说是非或者说废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七回:“你这嚼舌头老淫妇!挣将钱来焦尾巴!”

  • 吹叶

    chuī yè jiáo ruǐ

    成语解释:①谓吹奏、歌唱。②引申指反复推敲声律、词藻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李商隐《柳枝》诗序:“柳枝,洛中里娘也……吹叶嚼蕊,调丝擫管,作天海风涛之曲,幽忆怨断之音。”

  • 屠门大

    tú mén dà jiáo

    成语解释:屠门:肉店。
    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,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桓谭《新论》:“人闻长安乐,则出门而向西笑;知肉味美,则对屠门而大嚼。”三国魏・曹植《与吴质书》:“过屠门而大嚼,虽不得肉,贵且快意。”

  • 咬文

    yǎo wén jiáo zì

    成语解释:指过分推敲字句;或讥讽迂腐不达事物;寻章搞句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乔吉《小桃红・赠刘牙儿》曲:“含宫泛微,咬文嚼字,谁敢嗑牙儿。”

  • 味同

    wèi tóng jiáo là

    成语解释:像吃蜡一样;没有一点味儿。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。嚼:咀嚼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楞严经》卷八:“我无欲心,应汝行事,于横陈时,味同嚼蜡。”

  • 贪多不烂

    tān duō jiáo bù làn

    成语解释:贪图多吃,消化不了。比喻工作或学习,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而今孩子何在?正是贪多嚼不烂了。”

  • 朵颐大

    duǒ yī dà jiáo

    成语解释:朵:动;颐:下巴。
    动嘴大吃。

    成语出处:盖如久处灾区之民,草根木皮,冻雀腐鼠,罔不甘之,朵颐大嚼。(梁启超《清代学术概论》第二十九章)

  • 鸡肋

    rú jiáo jī lèi

    成语解释:鸡肋:鸡的肋骨。
    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司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夫鸡肋,弃之可惜,食之无所得,以比汉中,知王欲还也。”

  • 穿龈血

    jiáo chuān yín xuè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十分仇恨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文天祥《满江红・代王夫人作》:“想男儿慷慨,嚼穿龈血。”

  • 英华

    jǔ jué yīng huá

    成语解释:咀嚼:用牙齿磨碎食物,比喻反复体会。
    英华:此指精华。
    比喻细细体会文章中的精华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沈浸浓郁,含英咀华。”

  • 过屠门而大

    guò tú mén ér dà jiáo

    成语解释:屠门:肉店。
    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,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桓谭《新论》:“人闻长安乐,则出门而西向笑;知肉美味,则对屠门而大嚼。”

  • 耐人咀

    nài rén jǔ jué

    成语解释:指耐人寻味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赵翼《瓯北诗话・白香山诗一》:“坦易者多触景生情,因事起意,眼前景,口头语,自能沁人心脾,耐人咀嚼。”

  • 味如

    wèi rú jiáo là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味同嚼蜡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楞严经》第八卷:“我无欲心,应汝行事,于横陈时,味如嚼蜡。”

  • 兴如

    xìng rú jiáo là

    成语解释:谓毫无兴味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康海《粉蝶儿・秋日闲情》套曲:“半百年华,鬓如丝,兴如嚼蜡。”

  • 咬钉

    yǎo dīng jiáo tiě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意志坚强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回:“来往的,尽是咬钉嚼铁汉;出入的,无非沥血剖肝人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