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刺的成语

刺的成语(共61个)

  • 促不休

    cì cù bù xiū

    成语解释:刺促:劳碌、繁忙。
    繁忙劳碌,不肯停息。旧多用于形容勤于公务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政事》:“山公以器重朝望。”注引王隐《晋书》:和峤刺促不得休。

  • 骨悬梁

    cì gǔ xuán liáng

    成语解释:悬梁:以绳子系头挂在屋梁上。
    形容刻苦学习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三折:“可怜刺骨悬梁志,险作离乡背井魂。”

  • 钻心

    zuàn xīn cì gǔ

    成语解释:钻入心里,侵入骨中。形容刺激极深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渔《比目鱼》第六回:“一到登场的时节,他把我认做真妻子,我把他认做真丈夫。没有一句话儿,不说得钻心刺骨。”

  • 悬头

    xuán tóu cì gǔ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悬梁刺股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敦煌变文集・齖■(齿可)书》:“晡时申,悬头刺股士苏秦。”

  • 心刻骨

    cì xīn kè gǔ

    成语解释:①谓感念至深。②亦作“刺心切骨”。内心极其悲愤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陈确《答恽促升书》:“遵教及此,直是刺心刻骨,弟诚多言矣。”

  • 心裂肝

    cì xīn liè gān

    成语解释:谓悲痛至极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张居正《答参军高梅庵》:“三十年生死之交,一旦遂成永隔,刺心裂肝,痛何可言。”

  • 心切骨

    cì xīn qiè gǔ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刺心刻骨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于晃《乞恩疏》:“古今人臣于忠,未有如臣父之惨烈也。臣之痛愤,刺心切骨,何时可已!”

  • 促促

    cù cù cì cì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很不安宁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王建《促促词》:促促复刺刺,水中无鱼无山石。

  • 怀不适

    huái cì bù shì

    成语解释:刺:名贴,名片;怀刺:怀藏名片。
    怀中准备好名片想去求见贤人,但却无处可投。指很想结识名人,但却找不到拜谒的理想对象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祢衡传》:建安初,来游许下,始达颖川,乃阴怀一刺,既而无所之适,至于刺字漫灭。

  • 撩蜂拨

    liáo fēng bō cì

    成语解释:撩:挑逗。
    引逗蜜蜂拨开刺儿。比喻挑起事端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俞万春《荡寇志》第89回:“你倒先来撩蜂拨刺,此仇如何不报?”

  • 在躬

    máng cì zài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芒刺:谷类壳上的细刺。
    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。形容心中内心惶恐,坐立不安。

    成语出处:五代十国・前蜀・杜光庭《杨鼎校书本命本樵词》:“常怀再造之恩,未答自天之泽,兢忧度日,芒刺在躬。”

  • 在身

    máng cì zài shēn

    成语解释:芒刺:谷类壳上的细刺。
    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。形容心中内心惶恐,坐立不安。

    成语出处:柳青《创业史》第13章:“他觉得那个姓周的在背后盯住他,使他有如芒刺在身,脊梁骨痒痒,可又不敢回头。”

  • 描鸾

    miáo luán cì fèng

    成语解释:描:摹写或绘画;鸾:凤凰鸟;刺:刺绣。
    指精于刺绣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陆采《明珠记・由房》:“作赋吟诗,人人尽说蔡文姬的再生;描鸾刺凤,个个皆称薛夜来的神针。”

  • 描龙

    miáo lóng cì fèng

    成语解释:描:摹写或绘画;刺:刺绣。
    指精于刺绣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・风月瑞仙亭》:“诗词歌赋,琴棋书画,描龙刺凤,女工针指。”

  • 灭门

    miè mén cì shǐ

    成语解释:指地方官手中的权力,足以使人破家灭门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敖英《东谷赘言》上卷:“人有恒言:‘破家县令,灭门刺史。’予谓此言,强宗豪右当常讼之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