勒的成语(共11个)
悬崖勒马
成语解释: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。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。勒:收住缰绳。
成语出处:元・郑德辉《智勇定齐》:“呀,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,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。”
临崖勒马
成语解释:走到悬崖边缘勒住了奔马。①比喻到了危险边缘能及时醒悟回头。②比喻运用笔墨,当意境入近高潮时,突然煞住笔锋。亦作“悬崖勒马”、“勒马悬崖”。
成语出处:元・郑光祖《钟离春智勇定齐》第三折:“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,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。”
敲榨勒索
成语解释:见“敲诈勒索”。
成语出处:陈登科《赤龙与丹凤》第一部:“这是大明大白的敲榨勒索,逼人上吊,把穷人往死路上推。”
敲诈勒索
成语解释: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;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。
成语出处: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,为非作歹,敲诈勒索,无恶不作。”
勒索敲诈
成语解释:勒索:强行索取财物。
利用别人的把柄或自己的权势,以威胁强迫手段向人索取财物。成语出处:徐朔方《牡丹亭>校注・前言》:“当时捐税重重,而且还派了许多宦官为专使到全国各地去开矿,勒索敲诈,胡作非为。”
勒马悬崖
成语解释:勒:收住缰绳;悬崖:高悬的山崖。
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。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。成语出处:清・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・姑妄听之二》:“幸道力原深,故忽迷忽悟,能勒马悬崖耳。”
浮收勒索
成语解释:见“浮收勒折”。
成语出处:《清史稿・高宗纪四》:“辛酉,以图思德劾苏墧浮收勒索,命袁守侗等严鞫之。”
浮收勒折
成语解释:用强迫手段额外征收。
成语出处:清・冯桂芬《江苏减赋记》:“意甚决,是将奉旨浮收勒折矣。”
敲搾勒索
成语解释: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,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。同“敲诈勒索”。
言同勒石
成语解释:指说的话深刻而珍贵,如同刻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