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的成语(共167个)
涣若冰消
成语解释:犹言涣然冰释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王莹《答释法云书难范缜》:“标理明例,涣若冰消。”
临深履冰
成语解释:面临深渊,脚踩薄冰。比喻谨慎戒惧。
成语出处:晋・葛洪《抱朴子・君道》:“诚能事过乎俭,临深履冰,居安不忘乘奔之戒,处存不废虑亡之惧。”
冰消冻释
成语解释:比喻困难或障碍像冰融化那样消释。
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论差役利害状》:“而此数十年深锢牢结之弊,一旦豁然,冰消冻释。”
饮冰食檗
成语解释:喝冷水,吃苦味的东西。形容生活清苦,为人清白。
成语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三年为刺史》诗:“三年为刺史,饮冰复食檗。唯向天竺山,取得两片石。”
冰解云散
成语解释:比喻事物消失瓦解。
成语出处:宋・叶适《纪纲三》:“虽分四总管以固捍御,委长安、建康之守以募勤王,天下冰解云散,一城之地,劫制于虏,而号令不能及矣。”
冰解壤分
成语解释:冰冻消融,土壤分解。比喻障碍消除。
成语出处:章炳麟《正名杂义》:“高邮王氏,以其绝学释姬汉古书,冰解壤分,无所凝滞,信哉千五百年未有其人也。”
冰解的破
成语解释:冰冻融解,箭靶射中。比喻问题解决,障碍消除。
成语出处:清・曾国藩《经史百家简编>序》:“惟校雠之学,我朝独为卓绝,干嘉间巨儒辈出,讲求音声故训,校勘疑误,冰解的破,度越前世矣。”
含冰茹檗
成语解释:见“饮冰食檗”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枢《〈精忠传弹词〉序》:“太夫人舍生不遂,乃奉君姑并携六月孤儿,伴榇回浙,赁居于海宁桐木村旧戚马氏之见远山楼。自此含冰茹檗之中,惟曲尽其事长抚雏之责矣。”
敲冰玉屑
成语解释:泛指精美的纸张。
成语出处:元・刘埙《隐居通议・诗歌》:“后三年,当予亡命,萧永言同醉,见予举似,急索纸而恨无敲冰玉屑,以备恶语。”
饮冰吞檗
成语解释:见“饮冰食蘖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袁宗道《杂说》:“务此大事,不怙小解,惟求实知,卧薪尝胆,饮冰吞檗。”
冰洁渊清
成语解释:犹冰清玉洁。
成语出处:汉・孔融《卫尉张俭碑》:“君禀干纲之正性,蹈高世之殊轨,冰洁渊清,介然特立。”
冰洁玉清
成语解释:比喻德行高洁。
成语出处:《初学记》卷宗十七引《吴先贤传・故扬州别驾从事戴矫传赞》:“猗猗茂才,执节云停,志励秋霜,冰洁玉清。”
冰壶玉尺
成语解释:冰壶:即冰心玉壶;玉尺:玉制的尺。
比喻人品高尚纯洁。成语出处:《元史・黄溍传》:“君子称其清风高节,如冰壶玉尺,纤尘弗污。”
冰肌雪肤
成语解释:像冰一样的肌肤。形容女子洁美的体肤。
成语出处:清・魏源《澳门花园听夷女洋琴歌》序:“鼓罢复出其二子,长者九岁,冰肌雪肤,瞳翦秋水,中原未之见也。”
冰壶玉衡
成语解释:冰壶:即冰心玉壶;玉衡:用玉石装饰的衡器。
比喻人品高尚纯洁。成语出处:唐・杜甫《寄裴施州诗》:“金钟大镛在东序,冰壶玉衡悬清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