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的成语(共140个)
- 舍命不舍财- 成语解释:情愿丢掉生命也要保住钱财。比喻过分贪财,非常吝啬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石玉昆《续小五义》第51回:“徐良就跳下房来,进了屋子,把十两银子收在兜囊之内,说:‘俺老西舍命不舍财。’” 
- 一夫舍死,万夫莫当- 成语解释:一夫:一人;舍死:即舍命,不要性命。 
 当:通“挡“,抵挡。
 一个人拼着性命,谁也阻挡不住。- 成语出处:明・徐渭《英烈传》第二十八回:从古说得好:一人拼命,万夫莫当。 
- 舍身求法- 成语解释:舍身:舍弃身体;求法:寻求佛法。 
 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,远道求经。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。- 成语出处:鲁迅《且介亭杂文・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》:“我们从古以来,就有埋头苦干的人,有拼命硬干的人,有为民请命的人,有舍身求法的人。” 
- 用舍行藏- 成语解释:任用就出来做事,不得任用就退隐。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。 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:“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,唯我与尔有是夫。” 
- 行藏用舍- 成语解释:行:做,实行。 
 藏;退隐。用:任用。
 舍:不用。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:“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,唯我与尔有是夫。” 
- 昼夜不舍- 成语解释:昼:白天;舍:止。 
 白天晚上都不停。形容勤奋地学习或工作,到了夜以继日、昼夜不停的地步。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:“子在川上曰:‘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’” 
- 舍身取义- 成语解释:舍:舍弃;身:生命;取:求取;义;正义。 
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。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上》:“生,亦我所欲也,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 
- 齐王舍牛- 成语解释:比喻在上位者悲悯爱护天下百姓。 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:“王(齐宣王)坐于堂上,有牵牛而过堂下者,王见之,曰:‘牛何之?’对曰:‘将以衅钟。’王曰:‘舍之。吾不忍其觳觫,若无罪而就死地。’对曰:‘然则废衅钟与?’曰:‘何可废也?以羊易之。’” 
- 舍近图远- 成语解释:舍去近处的,追求远处的。形容做事走弯路。 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上》:“道在迩而求诸远。”《新唐书・武平一传》:若犹未已,则舍近图远,抑慈示严,惟陛下之命。 
- 舍近取远- 成语解释:舍去近处的,选取远处的。形容做事走弯路。 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上》:“道在迩而求诸远。”《后汉书・臧宫传》:舍近谋远者,劳而无功;舍远谋近者,逸而有终。 
- 舍己就人- 成语解释:舍:弃;就:顺。 
 放弃自己的意见,服从众人的主张。-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谟》:“稽于众,舍己从人。”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:“大舜有大焉,善与人同,舍己从人,乐取于人以为善。” 
- 舍生取谊- 成语解释:舍生:舍弃生命;取:求取。 
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。-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叙传上》:“保身遗名,民之表兮。舍生取谊,亦道用兮。” 
- 舍近务远- 成语解释:放弃近的,谋求远的。 -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伏湛传》:“陛下舍近务远,弃易求难,四方疑怪,百姓恐惧。” 
- 舍近谋远- 成语解释:舍:放弃;谋:营求;放弃近的,谋求远的。 -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臧宫传》:“舍近谋远者,劳而无功,舍远谋近者,逸而有终。” 
- 舍然大喜- 成语解释:舍:释然、宽舒的样子。 
 舒心地喜悦。- 成语出处:《列子・天瑞》:其人舍然大喜,晓诸亦舍然大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