契的成语(共26个)
默契神会
成语解释:谓从意识深处默默领会和揣摩事物所蕴含的精神气韵。
成语出处:宋・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・叙论・论气韵非师》:“如其气韵,必在生知,固不可以巧密得,复不可以岁月到,默契神会,不知然而然也。”
契合金兰
成语解释:契合:投合。
金兰:指朋友间相处信诚。
形容朋友间意气相投,感情深厚。亦作“契若金兰”。成语出处:明・汪廷讷《狮吼记・赏春》:“自合与老爷情投胶漆,契合金兰。”
水乳之契
成语解释: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。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。
成语出处:清・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・姑妄听之》:“至伏肘腋之间,而为心腹之大患,托水乳之契,而藏钧距之深谋,则不知者或多矣。”
忘年之契
成语解释: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。同“忘年之好”。
成语出处:唐・颜真卿《孙逖文集序》:“十五时,相国齐公崔日用试《土火炉赋》,公雅思遒丽,援翰立成,齐公骇之,约忘年之契。”
忘形之契
成语解释:不拘身分、形迹的知心朋友。同“忘形交”。
成语出处:旧题宋・尤袤《全唐诗话・韦丹》:“丹与东林灵澈上人为忘形之契,丹尝为《思归》绝句以寄澈。”
忘言之契
成语解释:忘言:无需语言说明;契:意气相投。
指彼此以心相知,不拘形迹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山涛传》:与嵇康、吕安善,后遇阮籍,便为竹林之交,著忘言之契。
逾绳越契
成语解释:①谓在结绳、书契之前没有文字。绳、契指结绳、书契。②引申指不通文字。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班固传下》:“逾绳越契,寂寥而亡诏者,《系》不得而缀也。”
针芥之契
成语解释:同“针芥相投”。
成语出处:杨树达《积微居小学述林・跋刘武仲鲁田兄弟手书诗卷》:“行可以余于武仲先生夙有针芥之契,属为题记。”
至交契友
成语解释:至:极,最;契:投合。
交谊最深而又情投意合的朋友。成语出处:元・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三折:“我想此处司马白乐天,及某至交契友,不免上岸探望他一遭。”
同力协契
成语解释:犹言同心协力。
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宋纪・武帝》:“同力协契,所在蜂起。”
同窗契友
成语解释:同窗:同学;契:意气相合。
老同学,好朋友。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5回:“瑜告众官曰:‘此吾同窗契友也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