厝的成语(共10个)
- 积薪厝火- 成语解释:薪:柴草;厝:同:“措”,放置。 
 把火放在柴堆下面。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,后患无穷。-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贾谊传》:“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,火未及燃,因谓之安,方今之势,何以异此。” 
- 厝火积薪- 成语解释:厝:同“措”;放置;薪:柴草。 
 把火置放在堆积的柴草下面。比喻潜隐着极大的祸患。-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贾谊传》:“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,火未及燃,因谓之安,方今之势,何以异此。” 
- 五方杂厝- 成语解释:谓各地方的人杂居一处。形容居民复杂。 -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地理志》:“是故五方杂厝,风俗不纯。” 
- 厝薪于火- 成语解释:厝:同“措”,放置;薪:柴。 
 置柴堆于火之上。比喻潜伏着极大危机。- 成语出处:《清史稿・诸王》:“躬蹈四罪,而犹逞志角力,谬欲收拾人心,是厝薪于火而云安,结巢于幕而云固也。” 
- 不知所厝- 成语解释:同“不知所措”。 - 成语出处:晋・庚亮《让中书令表》:“忧惶屏营,不知所厝。” 
- 厝火燎原- 成语解释:放火燎原,喻小乱子酿成大祸患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沈德符《野获编・兵部・西南诸捷》:“惟近日东北用兵,聚三大帅娄十万众,尽没辽水,坐成厝火燎原之势,差为不竞耳。” 
- 举直厝枉- 成语解释:举:选拔;直:笔直,正直的人;枉:弯曲,邪恶的人。 
 选用正直者而罢黜奸邪者。-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杨彪传》:“所以瞻仰明公者,以公聪明仁智,辅相汉朝,举直厝枉,致之雍熙也。” 
- 无地自厝- 成语解释:犹无地自容。 -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管宁传》:“夙宵战怖,无地自厝。” 
- 自厝同异- 成语解释:指自找矛盾,互相不和。 -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沈攸之传》:“卿忘廉、蔺、寇、贾之事邪?吾本以济国活家,岂计彼此之升降。且我能下彼,彼必不能下我,共济艰难,岂可自厝同异。” 
- 抱火厝薪- 成语解释:厝:同“措”,置放。 
 薪:柴火。
 把火放在柴草底下。比喻危机即将出现。- 成语出处:语出《汉书・贾谊传》:“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,火未及燃,因谓之安,方今之势,何以异此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