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扼的成语

扼的成语(共20个)

  • 简明

    jiǎn míng é yào

    成语解释:扼要:抓住要点。
    简单明了;抓住要点。

   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》:“讲话、演说、写文章和写决议案,都应当简明扼要。”

  • 吭夺食

    è háng duó shí

    成语解释:扼:用力掐着;亢:咽喉。
    扼住喉咙,夺走吃的东西。比喻使人处于绝境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元史・陈祖仁传》:“乃欲驱疲民以供大役,废其耕耨而荒其田亩,何异扼其吭而夺其食,以速其毙乎?”

  • 腕长叹

    è wàn cháng tàn

    成语解释:用手握腕,长声叹息。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刘琨传》:“臣所以泣血宵吟,扼腕长叹者也。”

  • 拊背

    fǔ bèi è hóu

    成语解释:掐着喉咙,捺住脊背。比喻控制要害,制敌死命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夫与人斗,不扼其吭,拊其背,未能全其胜也。”

  • 喉抚背

    è hóu fǔ bèi

    成语解释:抚:按,捺。
    掐住咽喉,按住脊背。比喻控制敌方的要害,使其丧失反抗的能力。

    成语出处:隋・卢思道《为北齐檄陈文》:“巨舰高舻,顺流东指江都、寿春之域;扼喉抚背之兵,飞龙赤马,绝水南越。”

  • 腕叹息

    è wǎn tàn xī

    成语解释:扼:握住;抓住。
    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。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王隐《晋书・刘锟传》:“臣所以泣血宵呤扼腕长叹者也。”

  • 吭拊背

    è háng fǔ bèi

    成语解释:扼:用力掐着;吭:咽喉;拊:拍击。
    掐着喉咙,捺住脊背。比喻控制要害,制敌死命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魏源《圣武记》第14卷:“如何而形格势禁,如何而扼吭拊背,愿闻其宜忌,可乎?”

  • 抚背

    fǔ bèi è hóu

    成语解释:抚:按着;扼:掐着。
    比喻扼据要冲,制敌死命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卢照邻《穷鱼赋》:“拖鳍挫鬎,抚背扼喉。”

  • 瞋目

    chēn mù è wàn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愤怒、勇敢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商鞅《商君书・君臣》:“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;垂衣裳而谈说者得;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。尊向三者,无功而皆可以得。”

  • 攻心

    gōng xīn è kēng

    成语解释:喻攻击要害。吭,指咽喉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魏源《圣武纪》卷一:“先取山海关,则关外诸城唾手可得,此攻心扼吭之法也。”

  • 螳臂

    táng bì è zhé

    成语解释:螳臂:螳螂的前腿;扼:控制;辙:行车的方向。
    螳螂举起臂来阻止车的前进。比喻自不量力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王谠《唐语林・补遗》:“人臣之谬思乱者,乃螳臂扼辙耳。”

  • 攘袂

    rǎng mèi è wàn

    成语解释:攘袂:捋起袖子;扼腕:用手握住手腕。
    形容激动和气愤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杨国忠传》:立朝之际,或攘袂扼腕,自公卿已下,皆颐指气使,无不詟惮。

  • 抵背

    dǐ bèi è hóu

    成语解释:抵:按住;扼:掐住。
    按住脊背,掐住咽喉。比喻控制要害之地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太宗李世民《赐诏》:“抵背扼喉,塞其归路。”

  • 襟控咽

    è jīn kòng yā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据守险要之地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周邦彦《汴都赋》:“扼襟控咽,屏藩表里,名城池为金汤,役诸侯为奴隶。”

  • 臂啮指

    è bì niè zhǐ

    成语解释:扼:用力掐;啮:咬。
    掐胳膊,咬手指。形容母子心灵相互感应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王充《论衡・感虚》:“曾子左臂立痛,即驰至问母:‘臂何故痛?’母曰:‘今者客来欲去,吾扼臂以呼汝耳。’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