挺的成语(共19个)
- 挺身而出- 成语解释:形容遇到危难时;勇敢地站出来;担当其任。挺:挺起身来;勇敢刚毅的样子。 - 成语出处:《旧五代史・周・唐景思传》:“后数日城陷,景思挺身而出,使人告于邻郡,得援军数百,逐其草冠,复有其城,毫民赖是以济。” 
- 挺胸凸肚- 成语解释:凸:凸出。 
 形容身壮力强,神气活现的样子。-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回:“史见几个挺胸叠肚,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,说东谈西的。” 
- 挺鹿走险- 成语解释:挺而走险。指事急之时,被迫冒险行事。 - 成语出处:语出《左传・文公十七年》:“古人有言曰……‘鹿死不择音(荫)’小国之事大国也,德则其人也,不德则其鹿也,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。” 
- 挺胸叠肚- 成语解释:挺着胸脯,鼓起肚皮。形容身壮力强,神气活现的样子。也可形容仗势傲物的样子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回:“史见几个挺胸叠肚,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,说东谈西的。” 
- 昂首挺胸- 成语解释:昂:仰;抬起;挺胸:挺起胸膛。 
 仰着头;挺起胸膛。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。- 成语出处:《上饶集中营・浩气长存》:“个个视死如归,坚贞不屈,昂首挺胸站在那里。” 
- 挺而走险- 成语解释: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。 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文公十七年》:“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。” 
- 傲然挺立- 成语解释:傲然:坚强不屈的样子。 
 挺立: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。
 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。- 成语出处:茅盾《白杨礼赞》:“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,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,到处有坚强不屈,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?” 
- 直而不挺- 成语解释:指做事按正直之道而行,但能有变通。 -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盖宽饶传》:“夫君子直而不挺,曲而不讪。” 
- 砥锋挺锷- 成语解释:磨刀拔剑。谓以武力反抗。 -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傅隆传》;“向使石厚之子、日磾之孙,砥锋挺锷,不与二祖同戴天日,则石碏、秺侯何得流名百代以为美谈者哉?” 
- 含章挺生- 成语解释:亦作“含章天挺”。谓内怀美质而挺秀。 - 成语出处:晋・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王褒炜烨而秀发,扬雄含章而挺生。” 
- 昂头挺胸- 成语解释:抬起头,挺起胸膛。形容斗志高,士气旺。参见“昂首挺胸”。 - 成语出处:语出欧阳予情《小英姑娘》:“她伸开两手昂首挺胸,狂了似的往外跑。” 
- 挺胸突肚- 成语解释:突:凸出。 
 挺起肚皮,形容威武雄壮而傲慢的样子。
- 挺拔不群- 成语解释:挺拔:直立高耸。 
 形容特立超群的样子。- 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沈辽传》:“幼挺拔不群,长而好学尚友,傲睨一世。” 
- 挺身而斗- 成语解释:形容勇敢地投入战斗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留侯论》:匹夫见辱,拔剑而起,挺身而斗。此不足为勇也。 
- 挺身独出- 成语解释:挺:撑直。 
 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,勇敢地站出来。- 成语出处:《北齐书・綦连猛传》:“猛遥见之,即亦挺身独出,与其相对,俯仰之间,刺贼落马,因即斩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