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羹的成语

羹的成语(共36个)

  • 闭门

    bì mén gēng

    成语解释: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冯贽《云仙杂记》第一卷:“下列不相见,以闭门羹待之。”

  • 冷炙

    cán gēng lěng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残:剩余的;羹:有浓汁的食品;炙:烤熟的肉。
    喝剩下的酒食。可泛指吃剩下的饭菜。旧时引申为权贵们的施舍。有时亦比喻饮食节俭;生活清苦。也作“残杯冷炙”、“羹残炙冷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4回:“乒乒乓乓,把吃剩的残羹冷炙,翻的到处都是。”

  • 涂饭

    chén gēng tú fà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尘饭涂羹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钱谦益《答唐训导论文书》:“南宋以后之俗学,如尘羹涂饭,稍知滋味者,皆能唾而弃之。”

  • 分我杯

    fēn wǒ bēi gēng

    成语解释:羹:肉汁。
    楚、汉相争时,刘邦答项羽的话。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项羽本纪》:“吾翁即若翁,必欲烹而翁,则幸分我一杯羹。”

  • 尘饭涂

    chén fàn tú gēng

    成语解释:涂:泥。
    尘做的饭,泥做的羹。指儿童游戏。比喻没有用处的东西。

    成语出处:韩非《韩非子・外储说左上》:“然至日晚必归饷者,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。”

  • 见墙

    jiàn gēng jiàn qiáng

    成语解释:相传尧去世后,舜仰慕三年,坐则见尧之幻影于墙,食则见尧之幻影于羹。见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。后用以谓对圣贤的思慕。

    成语出处:相传尧去世后,舜仰慕三年,坐则见尧之幻影于墙,食则见尧之幻影于羹。见《后汉书・李固传》。

  • 见墙见

    jiàn qiáng jiàn gē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念念不忘先贤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李固传》:“昔尧殂之后,舜仰慕三年,坐则见尧于墙,食则睹尧于羹。”

  • 吹齑

    chéng gēng chuī jī

    成语解释:羹:用肉、菜等煮成的汤;齑:细切的冷食肉菜。
    被热汤烫过嘴,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。比喻受到过教训,遇事过分小心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 屈原《九章・惜诵》:“惩于羹者而吹齑兮,何不变此志也?”

  • 吹虀

    chéng gēng chuī jī

    成语解释:羹:浓汤;虀:通“齑”,咸菜。
    被热羹烫过的人,吃凉菜也要吹一吹。比喻鉴于以往的教训,遇事过分小心,该做的不敢做或举措失当。

    成语出处:梁启超《变法通议・论科举》:“而瑰玮特绝之徒,益惩羹吹虀,羞与哙伍。”

  • 分一杯

    fēn yī bēi gēng

    成语解释:羹:肉汁。
    分给我一杯肉汁。指分享利益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项羽本纪》:“吾翁即若翁,必欲烹而翁,则幸分我一杯羹。”

  • 吃闭门

    chī bì mén gēng

    成语解释:羹:流汁食品。
    比喻串门时,主人不在家,被拒绝进门或受其他冷遇。

    成语出处:刘斯奋《白门柳・夕阳芳草》第11章:“哈哈,学生还愁着吃闭门羹哩!”

  • 鲈脍

    chún gēng lú kuài

    成语解释:莼:莼菜;脍:切得很细的肉。
    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文苑传・张翰》:“翰因见秋风起,乃思吴中菰菜、莼羹、鲈鱼脍。”

  • 蜩螗沸

    tiáo táng fèi gēng

    成语解释:蜩:蝉;螗:蝉的一种,体小,背青绿色,鸣声清圆;沸:开水翻腾。
    象蝉的叫,象沸汤的翻滚。形容社会动乱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荡》:“如蜩如螗,如沸如羹。”

  • 藜含糗

    gēng lí hán qiǔ

    成语解释:藜:野菜。
    泛指饮食粗劣。

    成语出处:隋・王通《中说・王道》:“越公以《食经》遗子,子不受,曰:‘羹藜含糗,无所用也。’”

  • 藜唅糗

    gēng lí hán qiǔ

    成语解释:藜,野菜;唅,食也。泛指饮食粗劣。亦作“羹藜含糗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文选・王褒〈圣主得贤臣颂〉》:“羹藜唅糗者,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