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的成语(共74个)
兰芷渐滫
成语解释:兰、芷:香草;渐:浸渍;滫:臭泔水。
把兰、芷浸泡在泔水里。比喻受恶环境的影响。成语出处:《荀子・劝学》:兰槐之根是为芷,其渐之滫,君子不近,庶人不服。其质非不美也。所渐者然也。
兰因絮果
成语解释:兰因:比喻美好的结合;絮果:比喻离散的结局。
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,最终离异。成语出处:清・龚自珍《丑奴儿令》:“兰因絮果从头问,吟也凄迷,掐也凄迷,梦向楼心灯火归。”
兰情蕙性
成语解释:兰:兰草;蕙:蕙草;性:比喻美质。
比喻女子的人品贤淑娴雅。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鸣凤记・邹林会试》:“你兰情蕙性,休害得愁眉蹙捉。”
兰芷之室
成语解释:兰、芷:两种香草。
比喻良好的环境。亦作“芝兰之室”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大戴礼记・曾子疾病》:“与君子游,苾乎如入兰芷之室,久而不闻,则与之化矣。”
兰桂腾芳
成语解释:兰桂:芝兰和丹桂,儿孙的美称;芳:比喻美名。
比喻子孙显贵发达。成语出处:明・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二卷:“父母俱存,谓之椿萱并茂;子孙发达,谓之兰桂腾芳。”
兰形棘心
成语解释:兰:兰草;棘:荆棘。
比喻外表和善,内心险恶。成语出处:唐・欧阳洵《艺文类聚》卷二十三:若夫丽色妖容,高才美辞,貌足倾城,言以乱国,此乃兰形棘心,玉曜瓦质,在邦必危,在家必亡。
兰梦之征
成语解释:兰梦:相传春秋时郑文公妾燕姑梦天使赐兰,生子,取名为兰,因以比喻妇女怀孕。
比喻妇人怀孕的征兆。成语出处:明・周之翰《为律娶妻判》:言其孕子,如逢兰梦之征。
兰友瓜戚
成语解释:兰友:意气相投的好友;瓜戚:瓜葛相连的亲戚。
形容亲戚朋友关系密切。成语出处:清・孔尚任《桃花扇・媚坐》:“吾辈得施为,正好谈心花底;兰友瓜戚,门外不须倒屣。”
兰蒸椒浆
成语解释:兰蒸:以香草蒸肉;椒浆:把椒放在浆里。
对祭祀物品的美称。成语出处:唐・李白《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》:可激清颓俗者,皆扫地而祠之。兰蒸椒浆,岁祀罔缺。
兰质熏心
成语解释: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。
成语出处:唐・杨虞卿《过小妓英英墓》诗:“兰质熏心何所在?焉知过者是狂夫。”
兰芝常生
成语解释:兰芝:兰草和灵芝草。
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。成语出处:汉・王延寿《鲁灵光殿赋》:“朱桂黝儵于南北,兰芝阿那于东西。”注引:《礼年威仪》:“君乘金而王,其政平,则兰芝常生。”
兰怨桂亲
成语解释:比喻所在的环境或经历不同,因而遭遇也不同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陆机陆云传论》:是知兰植中途,必无经时之翠;桂生幽壑,终保弥年之丹。非兰怨而桂亲,岂涂害而壑利?而生灭有殊者,隐显之势异也。
兰芷萧艾
成语解释:兰、芷:香草;萧艾:杂草。
由香草变为杂草。比喻人的品德由好变坏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・屈原《离骚》:兰芷变而不芳兮,今直为此萧艾也。
絮果兰因
成语解释:兰因:比喻美好的结合;絮果:比喻离散的结局。
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,最终离异。成语出处:《易・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《左传・宣公三年》:“初,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,梦天使与己兰。”
桂折兰摧
成语解释: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。
成语出处:元・曹之谦《吊王内翰从之》诗:“山蟾斗仰名空在,桂折兰摧恨未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