肆的成语(共52个)
大肆挥霍
成语解释:大肆:任意;放纵。
无节制地大量花钱。成语出处:高阳《胡雪岩全传・烟消云散》:“自己依旧大肆挥霍,三千两银子还一个人情债,简直毫无心肝。”
大肆宣传
成语解释:极力宣传使大家知道。
成语出处:张平《抉择》:“他以前也看过这一类的报道,好像还有什么报纸和电视把这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大肆宣传。”
大肆攻击
成语解释:用不实或过分之辞对人大加攻击。
肆言无惮
成语解释:惮:怕,畏惧。
毫无顾忌地胡说。成语出处:宋・周密《齐东野语》:“子仁盖女真之能文者,故敢肆言无惮如此。”
肆言如狂
成语解释:狂:疯狂。
像发疯一样地胡言乱语。成语出处:宋・洪迈《夷坚丙志・河北道士》:“宣和七年正月望夜,京师太一宫张灯,观者塞道。二人坠于池,宫率急拯之,不肯上,肆言如狂。”
闳中肆外
成语解释:闳:博大;肆:奔放,淋漓尽致。
指文章内容丰富,文笔又能尽量发挥。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先生之于文,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。”
大肆厥辞
成语解释:大肆:毫无顾忌。
厥:其,他的。
铺张辞藻,大展文才。成语出处:明・刘基《〈宋景濂学士文集〉序》:“先生不分至高,极天下之书无不尽读,以其所蕴,大肆厥辞。其气韵沉雄如淮阴出师,百战百胜,志不少慑。”
放意肆志
成语解释:纵情而无所顾忌。
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超然台记》:“时相与登览,放意肆志焉。”
目动言肆
成语解释:谓神色不安,语调失常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文公十二年》:“使者目动而言肆,惧我也,将遁矣。”
汪洋大肆
成语解释:形容文章、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,潇洒自如。同“汪洋自肆”。
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韩愈传赞》:“当其所得,粹然一出于正,刊落陈言,横骛别驱,汪洋大肆,要之无抵捂圣人者。”
逞凶肆虐
成语解释:逞:施展。
肆:放肆。
虐:残暴。
放纵地行凶作恶,任意地进行残害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刘琨传》:“灵厌皇德,曾未悔祸,蚁狄纵毒于神州,夷裔肆虐于上国。”
轻言肆口
成语解释:说话轻率、放肆。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张玄素传》:“近代宋孝武轻言肆口,侮弄朝臣,攻其门户,乃至狼狈。”
肆言无忌
成语解释:肆:放肆。
毫无顾忌地胡说。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吴一鹏传》:“乃谓臣等留一皇字以战陛下,又谓‘百皇字不足当父子之名’,何肆言无忌至此。”
肆奸植党
成语解释:肆:放肆;植党:营私结党。
放肆胡为,培植党羽。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冯恩传》:“宗铠同官孙应奎复言,鋐肆奸植党,擅主威福,巧庇龙等,上格明诏,下负公论,且纵二子为奸利。”
直而不肆
成语解释:直:平直;肆:放肆。
指耿直而不放肆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楚・李耳《老子》第58章:“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