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的成语(共34个)
按部就班
成语解释:按:按照;部:类别;班:次序。
原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;而安排好层次;选择、组织好词句。后来表示按照一定的条理、步骤做事。成语出处:西晋・陆机《文赋》:“观古今于须臾,抚四海于一瞬。然后选义按部,考辞就班。”
班门弄斧
成语解释:班:鲁班;即公输子;春秋时鲁国人。
我国著名的木匠;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头。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。成语出处:宋・欧阳修《与梅圣俞书》:“昨在真定,有诗七八首,今录去,班门弄斧,可笑可笑。”
班荆道故
成语解释:班:铺开;道:叙说。
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。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,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伍举奔郑,将遂奔晋。声子将如晋,遇之于郑郊,班荆与食,而言复故。”杜预注:“班:布也。”
班师回朝
成语解释:班:调回。
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,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。成语出处:元・乔孟符《两世姻缘》第三折:“你奉圣旨破吐蕃,定西夏,班师回朝,便当请功受赏。”
班香宋艳
成语解释:班固和宋玉均善辞赋,以富丽见称,后以之泛称辞赋之美者。
成语出处:清・孔尚任《桃花扇・听稗》:“早岁清词,吐出班香宋艳;中年浩气,流成苏海韩潮。”
屈艳班香
成语解释:屈:指屈原;班:指班固。
象《楚辞》、汉赋那样词藻艳丽,情味浓郁。称赞诗文优美。成语出处:唐・杜牧《冬至日寄小侄阿宜》诗:“高摘屈宋艳,浓薰班马香。”
弄斧班门
成语解释: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。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,不自量力。
成语出处:唐・柳宗元《王氏伯仲唱和诗序》:“操斧于班、郢之门,斯强颜耳。宋・欧阳修《与梅圣俞书》:“昨在真定,有诗七八首,今录去,班门弄斧,可笑可笑。”
班功行赏
成语解释:班:排列等级,依次。
按照功劳大小,依次给予赏赐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李云传》:“举厝至重,不可不慎。班功行赏,宜应其实。”
班班可考
成语解释:班班:明显的样子;考:考查。
指文字记录十分明显,可以考查。成语出处:宋・陈亮《与韩无咎尚书》:“本朝二百年之间,学问文章、政事术业,各有家法,其本末源流,班班可考。”
一班一级
成语解释:犹言一官半职。泛指官职。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武帝纪》:“寒士纵有出人之才,登第之后,始得一班一级,固不能熟习也。”《新唐书・韦表微传》:“爵禄譬滋味也,人皆欲之,吾年五十,拭镜剪白,冒游少年间,取一班一级,不见其味也。”
一班一辈
成语解释:谓同等,不相上下。
成语出处:明・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十一回:“当日你这厮诽谤朝廷,潜地奔逃,我这一班一辈的人,为你不知受过多少限责,你却躲在卖酒的李秀家里快活。”
秀出班行
成语解释:秀出:高出,引伸为才能出众,优秀;班行:班次行列,指在朝为官的位次,后也指同列、同辈。
才能优秀,超出同辈。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洪州刺史太原王公神道碑铭》:“秀出班行,乃动帝目。”
按步就班
成语解释:指按照条理或遵循一定的程序。参见“按部就班”。
成语出处:语出晋・陆机《文赋》:“观古今于须臾,抚四海于一瞬。然后选义案部,考辞就班。”
科班出身
成语解释:科班:指旧时招收儿童;培养为戏曲演员的组织。
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。成语出处:茅盾《升学与就业》:“中外古今有不少伟大的事业家都不是‘学校’‘科班’出身,甚至科学家也有从没进过什么理工大学的!”
仕女班头
成语解释:仕女:美女;班头:第一。
指第一美女。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・草桥店梦莺莺》第三折:“秀才是文章魁首,姐姐是仕女班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