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的成语(共14个)
普天同庆
成语解释:普:普遍;天:天下;庆:庆贺。
普天下共同庆祝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:“皇子诞育,普天同庆,臣无勋焉,百猥颁厚赉。”
普渡众生
成语解释:众生:指人类和各种动物。
普遍引渡所有的人;使他们脱离苦海;登上彼岸。本是佛家语;后指救济大众。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:“丈六金身,能变能化,无大无不大,无通无不通,普渡众生,号作无人师。”
普度众生
成语解释:佛家语,认为大众营营扰扰,如溺海中,佛以慈悲为怀,施宏大法力,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。
成语出处:《佛说无量寿经》:“普欲度脱一切众生。”
普普通通
成语解释:指平常的,一般的。
成语出处:清・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60回:“这一声,在别人听来只是普普通通的声气,不晓得什么道理,一进月英耳朵就宛如当头起个青天霹雳。”
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
成语解释:普:普遍,全。
苍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辖地。指大一统思想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七年》:“故《诗》曰:‘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’”
普天之下
成语解释:指整个天下;遍天下。
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北山》:“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”
普济众生
成语解释:同“普度众生”。
成语出处:唐・法琳《辨正论》:“妻曰:‘我本佛家女,为我做佛事。’应即往精舍中,见竺昙镜,镜曰:‘普济众生,但君当一心受持耳。”
普度群生
成语解释:见“普度众生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・吕洞宾飞剑斩黄龙》:“讲经说法,广开方便之门;普度群生,接引菩提之路。”
普济群生
成语解释:同“普度众生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庆长生》第一折:“九幽拔苦消灾障,普济群生佑下方。”
普天率土
成语解释:普天:整个天下;率土:指四海之内。
指全中国或全世界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北山》:“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”
德洋恩普
成语解释:谓德泽优渥普及。
成语出处:汉・司马相如《难蜀父老》:“盖闻中国有至仁焉,德洋恩普,物靡不得其所。”
普天匝地
成语解释:满天遍地,普天下。
成语出处:元・耶律楚材《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》诗:“百尺竿头更移步,普天匝地生清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