弥的成语(共40个)
弥天之罪
成语解释:弥天:满天。
形容极大的罪恶。成语出处:《敦煌变文集・李陵变文》:虞臣计有弥天罪,今将草命献王前。
弥天盖地
成语解释:弥:充满。
布满天空,盖遍大地。形容来势很猛。成语出处:清・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二十七回:忽见喽罗来报道:‘前面遮天盖地的番兵败下来了。’
弥日亘时
成语解释:弥:满;亘:连续。
指一天到晚。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刘穆之传》:“言谈赏笑,弥日亘时,未尝倦苦。”
弥山跨谷
成语解释:弥:满;跨:超越一定限度。
遍布山谷。形容数量多,到处都是。成语出处:汉・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于是乎离宫别馆,弥山跨谷。
弥月之喜
成语解释:弥月,指小孩出生满一个月。祝贺人生子满月之词。
成语出处:诗经大雅生民:“诞弥厥月,先生如达。”金瓶梅第三十一回:“此日又是西门大人公子弥月之辰。”
须弥黍米
成语解释:意思是偌大一个须弥山塞进一粒小小的米粒之中刚刚合适。形容佛法无边,神通广大。也形容诗文波诡变幻,才思出众。
成语出处:《维摩经不思议品》:“若菩萨住是解脱者,以须弥之高广,内芥子中,无所增减。”《北齐书・文苑传・樊逊》:法王自在,置世界于微尘,纳须弥于黍米。
欲盖弥章
成语解释:想要掩盖过失或罪恶,反而使这些过失或罪恶更为彰明昭著。《左传.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或求名而不得,或欲盖而名章,惩不义也。
”宋代王应麟《困学纪闻》卷六:“或欲盖而名章,如赵盾伪出奔,崔杼杀太史,将以盖弑君之恶,而其恶益著焉。
”章:同“彰”,明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