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的成语(共48个)
包揽词讼
成语解释:包揽:把别人的事情全部兜揽办理;词讼:诉讼。
指招揽承办别人的诉讼,从中谋利。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5回:“那参的京官就是大老爷,说的是包揽词讼,所以火上浇油。”
包藏奸心
成语解释:犹言包藏祸心。
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 曹操《让县自明本志令》:“刘表自以为宗室外,包藏奸心,乍前乍却,以观世事。”
包打天下
成语解释:包:承担全部任务,负责完成。
将打天下的整个任务承担下来。常指人逞强争胜。成语出处:《求是》1996年第17期:“这类机构并不影响各个公司、企业实施光彩事业项目,更不能包打天下。”
放下包袱
成语解释:放:安放,搁置。
丢开思想包袱,消除精神上的负担。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学习和时局》:“为了争取新的胜利,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和开动机器。”
包罗万有
成语解释:犹包罗万象。
成语出处:郭沫若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》:“他所关心的事,真是包罗万有。”
包举宇内
成语解释:包举:统括;宇内:天地之间,即天下。
并吞天下,占有一切。成语出处:汉・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有席卷天下,包举宇内,囊括四海之意。”
解衣包火
成语解释:比喻不解决问题,只招致危险。
成语出处:《资治通鉴・晋安帝义熙十三年》:“关中华戎杂错,风俗劲悍;裕欲以荆扬之化,施之函秦,此无异解衣包火,张罗捕虎。”
大度包容
成语解释:形容气量大,能宽容人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回:“这事情自以为不办为是。倘若嫂夫人是大度包容的呢,自然没得话说。”
土包子
成语解释:指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,如果是说别人,有轻蔑意。如果是说自己,有自谦意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整顿党的作风》:“有些人轻视本地干部,讥笑本地干部,他们说:‘本地人懂得什么,土包子!’”
纸里包不住火
成语解释:形容事实真相是无法掩藏的。
胆大包身
成语解释:胆比整个身体都大。形容胆量极大,无所畏惧。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李昭德传》:臣观其胆,乃大于身,鼻息所冲,上拂云汉。
阎罗包老
成语解释:包老:包公。
指刚正耿直的人。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包拯传》:关节不到,有阎罗包老。
包胥之哭
成语解释:包胥: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。
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定公四年》:“立依于庭墙而哭,日夜不绝声,勺饮不入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