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滞的成语

滞的成语(共10个)

  • 不前

    tíng zhì bù qián

    成语解释:停留下来不继续前进。滞:滞留;停留不动;停滞:因为受到阻碍而不能顺利地前进或发展。

   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,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,不能停滞不前。”

  • 发蒙启

    fā méng qǐ zhì

    成语解释:发蒙:启发蒙昧;滞:不流通。
    启发蒙昧,打通阻塞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武帝纪下》:“古之建国,教学为先,弘风训世,莫当于此,发蒙启滞,咸必之。”

  • 剖烦析

    pōu fán xī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指剖析和解决烦杂疑难的问题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陈恕传》:卿等清而不通,专守绳墨,终不能为国家度长絜大,剖烦析滞。

  • 外感内

    wài gǎn nèi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滞:滞留。
    中医术语,因风寒暑热而得病叫外感,湿热内伏称内滞。比喻内外交攻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1回:“小姐的病是外感内滞。”

  • 艰苦涩

    jiān kǔ sè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涩:干涩;滞:不通畅。
    形容语言不畅,文法不通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方孝儒《答张廷璧》:出言命意未免有艰苦涩滞者,求于言而不求于言之所从出,无惑乎其难也。

  • 理冤释

    lǐ yuān shì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滞:滞狱,长期积压难以判决的疑案。
    辩白冤案,洗雪滞狱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归有光《杨渐斋寿序》:以先生之才,宜不出于他人之下,其于理冤释滞,宁有不尽其心者。

  • 理枉雪

    lǐ wǎng xuě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滞:滞狱,长期积压难以判决的疑案。
    辩白冤案,洗雪滞狱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吴廷翰《大中丞肖斋龚公迁大理卿序》:若慎刑狱,重人命,理枉雪滞,尤谆谆焉。

  • 措大

    yān zhì cuò dà

    成语解释:淹滞:有才德而居下位者;措大:旧指贫寒的读书人。
    旧指当不上官的读书人。

  • 泥泥

    zhì zhì nì nì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