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嫉的成语

嫉的成语(共21个)

  • 好善

    hǎo shàn jí è

    成语解释:崇尚美善,憎恨丑恶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王符《潜夫论・实贡》:“好善嫉恶,赏罚严明,治之材也。”

  • 愤世

    fèn shì jí sú

    成语解释:愤:憎恶;不满;世、俗:指当时的社会现状;嫉:仇恨。
    指对不合理的社会现状和各种习俗表示愤恨与憎恶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杂说》:“然吾观于人,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,希矣。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?”

  • 妒贤

    dù xián jí néng

    成语解释:忌恨品德、才能比自己好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高祖本纪》:“项羽妒贤嫉能,有功者害之,贤者疑之。”

  • 恶好善

    jí è hào shàn

    成语解释:嫉:憎恨;好:喜欢。
    憎恨坏人坏事,鼓励好人好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王珪传》:“至如激浊扬清,嫉恶好善,臣于数子,亦有一日之长。”

  • 外巧内

    wài qiǎo nèi jí

    成语解释:外貌乖巧,内心刻忌。犹言口蜜腹剑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翟义传》:“兄宣静言令色,外巧内嫉之心。”

  • 贤妒能

    jí xián dù néng

    成语解释:对品德、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嫉妒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荀悦《汉纪・高祖纪三》:“项羽嫉贤妒能,有功者害之,贤者疑之。”

  • 恶如仇

    jí è rú chóu

    成语解释: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・蔡木龛》:“嫉恶如仇,有所白眼者,出一语必刺入骨。”

  • 恶若仇

    jí è ruò chóu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嫉恶如仇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第六卷:“公一时忠愤激发,嫉恶若仇,容或偶为此语,揆其心术,仍不失为磊落光明。”

  • 贪如雠

    jí tān rú chóu

    成语解释:对贪污如同对仇敌一样痛恨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周亮工《书影》第九卷:“吴南溪方伯生平洁介,嫉贪如仇。”

  • 贪如仇

    jí tān rú chóu

    成语解释:嫉:憎恨;贪:爱财。
    憎恨贪污像憎恨仇敌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周亮工《书影》第九卷:“吴南溪方伯生平洁介,嫉贪如仇。”

  • 深恶痛

    shēn wù tòng jí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深恶痛绝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伪自由书・“以夷制夷”》:“揭开了‘以华制华’的黑幕,他们竟有如此的深恶痛嫉,莫非真是太伤了此辈的心么?”

  • 忿世

    fèn shì jí sú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愤世嫉俗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坟・摩罗诗力说》:“自尊至者,不平恒继之,忿世嫉俗,发为巨震,与对跖之徒争衡。”

  • 贤傲士

    jí xián ào shì

    成语解释:嫉妒和轻慢有才德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9回:“独据梁山志可羞,嫉贤傲士少宽柔。”

  • 愤世

    fèn shì jí xié

    成语解释:愤:愤恨,不满;世:世道,现状;嫉:憎恶,仇恨。
    痛恨、憎恶腐朽、黑暗的社会现状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杂说》:“然吾观于人,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,希矣。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?”

  • 人神共

    rén shén gòng jí

    成语解释:人与神都憎恨厌恶。极言民怨之甚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黄家贼事宜状》:“实由自邀功赏,造作兵端,人神共嫉,以致殃咎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