嫂的成语(共6个)
- 无兄盗嫂- 成语解释:语本《汉书·直不疑传》:“人或毁不疑曰:‘不疑状貌甚美,然特毋柰其善盗嫂何!’不疑闻,曰:‘我乃无兄。 
 ’然终不自明。”后以“无兄盗嫂”指无中生有的毁谤。三国魏曹操《劐整齐风俗令》:“昔直不疑无兄,世人谓之盗嫂……此皆以白为黑,欺天罔上者也。
 ”。- 成语出处:语本《汉书・直不疑传》:“人或毁不疑曰:‘不疑状貌甚美,然特毋柰其善盗嫂何!’不疑闻,曰:‘我乃无兄。’然终不自明。” 
- 嫂溺叔援- 成语解释:语出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;嫂溺,援之以手者,权也。 
 ”后以“嫂溺叔援”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。- 成语出处:语出《孟子・离娄上》:“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;嫂溺,援之以手者,权也。” 
- 以叔援嫂- 成语解释: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淳于髡曰:‘男女授受不亲,礼与?’孟子曰:‘礼也。 
 ’曰:‘嫂溺,则援之以手乎?’曰‘嫂溺不援,是豺狼也。
 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;嫂溺援之以手者,权也。’”后以“以叔援嫂”谓权宜行事。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上》:“淳于髡曰:‘男女授受不亲,礼与?’孟子曰:‘礼也。’曰:‘嫂溺,则援之以手乎?’曰‘嫂溺不援,是豺狼也。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;嫂溺援之以手者,权也。’” 
- 盗嫂受金- 成语解释: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。 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陈丞相世家》载,绛侯、灌婴等咸谗陈平曰:臣闻平居家时,盗其嫂;臣闻平受诸将金,金多者得善处,金少者得恶处。于是汉王疑之。 
- 戛羹之嫂- 成语解释:戛:象声词。 
 不贤惠的嫂子。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楚元王世家》载:汉刘邦和他的客人们到其嫂家吃饭。本来锅中还有羹,其嫂却故意用勺刮锅,发出响声,表示羹尽。刘邦为此十分怨恨其嫂。 
- 三婆两嫂- 成语解释:犹言三妻四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