恃的成语(共36个)
- 恃德者昌,恃力者亡- 成语解释:恃:倚仗;昌:兴旺。 
 依靠美德的一定兴旺发达,凭借暴力的必将灭亡。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商君列传》:恃德者昌,恃力者亡。 
- 恃才傲物- 成语解释:恃:依靠、凭借;物:人,公众。 
 仗着自己有才能,看不起人。-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萧子显传》:“恃才傲物,宜谥曰骄。” 
- 矜功恃宠- 成语解释:矜:自高自大。 
 自夸功高,依仗恩宠。- 成语出处:《魏书・王卫仪传》:“太祖以仪器望,待之尤重,数幸其第,如家人礼。仪矜功恃宠,遂与宜都公穆崇谋为乱。” 
- 恃才矜己- 成语解释:恃:依靠,凭借;矜:自以为贤能。 
 自恃才能,骄矜自负。- 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炀帝纪下》:“恃才矜己,傲狠明德,内怀险躁,外掩其过。” 
- 恃功矜宠- 成语解释:恃:倚仗;矜:自尊自大。 
 倚仗自己有功受宠而作威作福。- 成语出处:《新五代史・安得诲传》:虽其尽忠劳心,时有补益,而恃功矜宠,威福自出。 
- 恃功傲宠- 成语解释:恃:倚仗。 
 倚仗自己有功受宠而作威作福。- 成语出处:《新五代史・安得诲传》:虽其尽忠劳心,时有补益,而恃功矜宠,威福自出。 
- 恃强凌弱- 成语解释:凌:欺凌。 
 依仗强大,欺侮弱小。-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三:“那桀纣有何罪过?也无非倚贵欺贱,恃强凌弱,总来不过是使势而已。” 
- 有恃无恐- 成语解释:恃:依仗;依靠;恐:害怕。 
 因为有所依仗而无所畏惧;毫无顾忌。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齐候曰:‘室如悬罄,野无青草,何恃而不恐?’对曰:‘恃先王之命。’” 
- 恃强欺弱- 成语解释:恃:依靠,凭借;欺:欺侮。 
 依仗强大欺负弱小。-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8回:“齐恃强欺弱,夺我汶阳之田,今日请还。” 
- 自恃其才- 成语解释:侍:依赖;其:他的。 
 自己仗着有才能。形容高傲,自负。-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12卷:“他也自恃其才,没有一个人看得入眼,所以缙绅之门,绝不去走,文字之交,也没有人。” 
- 恃才扬己- 成语解释:恃:依靠,凭借。 
 自恃才能,骄矜自负。- 成语出处:郭沫若《从诗人节说到屈原是否是弄臣》:“屈原那样的人根本值不得纪念的,恃才扬己,诽谤当道,而终于独善其身,消极自杀。” 
- 有所恃而不恐- 成语解释:恃:倚仗;恐:害怕。 
 因为有所依仗而毫不害怕,或毫无顾忌。-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井冈山的斗争》:“但是仍然需要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,以备白色恐怖到来时有所恃而不恐。” 
- 恃功岸忽- 成语解释:恃:倚仗;岸忽:怠慢。 
 自恃有功,傲慢无理。-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鱼朝恩传》:朝恩资小人,恃功岸忽无所惮。 
- 为而不恃- 成语解释:为:做;恃:倚仗。 
 做了好事而不自认为有功。- 成语出处:《老子》第二章:万物作焉而不辞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 
- 有恃不恐- 成语解释:恃:倚仗。 
 有所依靠而不害怕。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室如悬罄,野无青草,何恃而不恐?”宋・苏轼《祭欧阳文忠公文》:君子有所恃而不恐,小人有所畏而不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