度的成语(共126个)
- 权知轻重,度知长短- 成语解释:权:权衡,估计;度:量。 
 称一下才知道轻重,量一下才知道长短。比喻要想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,必须先查明情况。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:权,然后知轻重,度,然后知长短。物皆然,心为甚。 
- 刓方为圆,常度未替- 成语解释:刓:削;常度:平时的状态;替:更换。 
 把方的削成圆的,但平时的状态没有改变。比喻正常的法则不会因奸人颠倒是非而改变。- 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・屈原《九章・怀沙》:刓方以为圜兮,常度未替。 
- 度外之人- 成语解释:度外:心在计度之外。 
 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。即局外人。-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杨阜传》:“曹公有雄才远略,决机无疑,法一而兵精,能用度外之人,所任各尽其力,必能济大事者也。” 
- 当世才度- 成语解释:当世:当代,现世。 
 才:才华。
 度:气度。
 当代具有才华气度的人。亦作“当世才具”。-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曹肇传》:“肇有当世才度,为散骑常侍、屯骑校尉。” 
- 旷大之度- 成语解释:旷大:宽阔;度:度量。 
 宏大宽阔的度量。-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文帝丕传评》:加之旷大之度,励以公平之诚。 
- 诛求无度- 成语解释:敛取、需索财贿没有限度。 -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于頔传》:“擅兴全师,僭为正乐,侵辱中使,擅止制囚,杀戮不辜,诛求无度,臣故定谥为厉。” 
- 昼度夜思- 成语解释:日夜思量。 -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李绛传》:“君尊如天,臣卑如地,加有雷霆之威,彼将昼度夜思,始欲陈十事,俄而去五六,及将以闻,则有惮而削其半,故上达者财十二。” 
- 规虑揣度- 成语解释:按照常规考虑打算。指进行认真周密的计划。 - 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・人间训》:凡人之举事,莫不先以其知,规虑揣度,而后敢以定谋。 
- 喜怒无度- 成语解释:无度:没有限度。 
 一会儿高兴,一会儿生气。形容态度多变。- 成语出处:《管子・七臣七主》:喜怒无度,严诛无赦,臣下振恐,不知所错,则人反其故。 
- 称德度功- 成语解释:称:衡量;度:估量。 
 对被任用的人既要考虑到他的品德,也要考虑到他的功劳。- 成语出处:《管子・君臣下》:“称德度功,劝其所能。” 
- 穿荆度棘- 成语解释:穿:穿越;度:通“渡”,越过。 
 穿越荆棘丛生的地带。形容旅途艰辛。-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4回:“原来那孙大圣与八戒、沙僧,牵着马,挑着担,一夜不曾住脚,穿荆度棘,东寻西找。” 
- 调度征求- 成语解释:调度:征敛赋税;征求:征敛需索。 
 指征敛赋税。-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桓帝纪》:“其令大司农绝今岁调度征求,及前年所调未毕者,勿复收责。” 
- 度长絜大- 成语解释:谓比量长短大小。 - 成语出处:汉・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,比权量力,则不可同年而语矣。” 
- 宽怀大度- 成语解释:胸怀宽阔,度量大。 - 成语出处:郭澄清《大刀记》第五章:“他怎能不对主子的‘宽怀大度’感激涕零?” 
- 宽豁大度- 成语解释:胸怀宽阔,度量大。 - 成语出处:水运宪《祸起萧墙》七:“他们总算保持住了宽豁大度的神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