镜的成语(共58个)
有色眼镜
成语解释:比喻看待人或事物所抱的成见。
成语出处:刘少奇《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》:“你们的报道一定要真实,不要加油加醋,不要戴有色眼镜。”
高抬明镜
成语解释:秦始皇有一方镜,能照见人心等。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。
成语出处: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有方镜,广四尺,高五尺九寸,表里有明,人直来照之,影则倒见。以手扪心而来,则见肠胃五脏,历然无碍。”
磨砖成镜
成语解释:把砖石磨成镜子。比喻事情不能成功。
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慧能大师》:“一曰:‘磨砖岂得成镜邪?’师曰:‘坐禅岂得作佛邪?’”
磨砖作镜
成语解释:磨砖头成镜子。比喻事情不能成功。
成语出处:宋・陆游《仰首座求钝庵》诗:“掘井及泉那用巧,磨砖作镜未为愚。”
高悬秦镜
成语解释:秦镜:秦始皇时的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镱子。
高挂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镜子。后用以比喻官吏断案公正,执法严明。成语出处:晋・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三卷:“(咸阳宫)有方镜,广四尺,高五尺九寸……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,则知病之所在。又女子有邪心,是胆张心动。秦始皇常以照宫人,胆张心动者则杀之。”
镜里观花
成语解释:镜子里头看花。指虽看得见,却得不到或摸不着。
成语出处:元・乔吉《两世姻缘》第三折:“我劝谏他似水里纳瓜,他看觑咱如镜里观花。”
镜破钗分
成语解释:比喻夫妻失散、离异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陈・徐德言《破镜》诗:“镜与人俱去,镜归人未归,当复姮娥影,空留明月辉。”唐・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惟将旧物表深情,钿合金钗寄将去。钗留一股合一扇,钗擘黄金合分钿。”
虚堂悬镜
成语解释:旧时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。
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陈良翰传》:“无术,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。”
照妖镜
成语解释:传说能照出妖魔鬼怪原形的宝镜。比喻借以看穿阴谋诡计的事物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81回:“我再出个‘照妖镜’,打《老子》一句,如打著,还你扇子。”
破镜不重照
成语解释:打碎的镜子不能再重新使用。比喻夫妻关系破裂,无法恢复。
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七:破镜不重照,落花难上枝。
破镜重归
成语解释: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。
成语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细侯》:“破镜重归,盟心不改,义实可嘉。”
镜台自献
成语解释:自己把梳妆台奉献出来。比喻自己做媒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假谲》:却后少日,公报姑云,已觅得婚处,门地粗可,婿身名宦,尽不减峤,因下玉镜台一枚。姑大喜。
明镜不疲
成语解释:明亮的镜子不为频繁地照人而疲劳。比喻人的智慧不会因使用而受损害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言语》:何尝见明镜疲于照,清流惮于惠风。
人之水镜
成语解释:人间的水和镜子,可以照清人的形象。比喻十分精明又通晓整理的人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德行》:此人,人之水镜也,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