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领的成语

领的成语(共49个)

  • 不得要

    bù dé yào lǐng

    成语解释:要领:要点。
    抓不住事物的要点和关键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张骞传》:“骞不得要领。”

  • 提纲

    zhèn lǐng tí gāng

    成语解释:提纲挈领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文学传・潘徽》:“总括油素,躬披缃缥,芟芜刈楚,振领提纲,去其繁杂,撮其指要,勒成一家,名曰《江都集礼》。”

  • 提纲挈

    tí gāng qiè lǐng

    成语解释:抓住纲绳;提起衣领。比喻抓住要领;简明扼要。纲:鱼网的总绳;挈:提起。

    成语出处:先秦・韩非《韩非子・外储说右下》:“善张网者引其纲,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。”

  • 倒裳索

    dào cháng suǒ lǐng

    成语解释:索:搜寻、寻求。
    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邓析子・无厚篇》:“驱逸足于庭,求猿捷于槛,斯逆理而求之,犹倒裳而索领。”

  • 拔新

    bá xīn lǐng yì

    成语解释:指创立新意,提出独特的见解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文学》:“王逸少作会稽,初至,支道林在焉。孙兴公谓王曰:‘支道林拔新领异,胸怀所及乃自佳,卿欲见不?’”

  • 攘袂引

    rǎng mèi yǐn lǐng

    成语解释:揎袖捋臂,伸长头颈。形容激奋盼望貌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曾巩《上欧阳学士第一书》:“天下学士有志于圣人者,莫不攘袂引领,愿受指教,听教诲。”

  • 圆冠

    fāng lǐng yuán guàn

    成语解释: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,为古代儒生的服饰。亦借指儒生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何逊《七召・儒学》:“方领圆冠,金口木舌。谈章句之远旨,构纷纶之雅说。”

  • 翘足引

    qiáo zú yǐn lǐng

    成语解释:踮塌郐,伸长脖子。形容盼望殷切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 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是以立功之士,莫不翘足引领,望风响应。”

  • 神会

    xīn lǐng shén huì

    成语解释:指对方没有明说;心里已经领会。领:领会;会:理解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田颖《游雁荡山记》:“将午,始到古寺,老僧清高延坐禅房,与之辩论心性切实之学,彼已心领神会。”

  • 遥遥

    yáo yáo lǐng xiān

    成语解释:遥遥:远远;很远。
    远远地走在人家的前面。

    成语出处:罗来勇《世界在他们眼前展开》:“我们的声誉就是实力——遥遥领先的技术和工艺。”

  • 头梢自

    tóu shāo zì lǐng

    成语解释:自己扯着头发。比喻自讨苦吃,自找麻烦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调风月》第三折:“这妮子更敢有四星,把体面妆沉,把头梢自领。”

  • 振裘持

    zhèn qiú chí lǐng

    成语解释:喻抓住事物的关键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杨伦《上书案坐任嘉举主罪》:“臣闻《春秋》诛恶及本,本诛则恶消;振裘持领,领正则毛理。”

  • 头稍自

    tóu shāo zì lǐng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头梢自领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玉镜台》第二折:“老姑娘手把着头稍自领,索什么嘱咐叮咛。”

  • 振衣提

    zhèn yī chí lǐng

    成语解释:振衣:提起衣服。
    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周・王褒《京师突厥寺碑》:“索隐穷源,振衣提领。”

  • 看家本

    kān jiā běn lǐng

    成语解释:指特别擅长的技能。

    成语出处:茅盾《清明前后》第三幕:“为民兄,您再教它几句您的看家本领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