邦的成语(共41个)
邦以民为本
成语解释: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,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。治国应以安民、得民作为根本。
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: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
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
成语解释:邦:国家。
百姓是国家的根本,只有根本稳固,国家才能安宁。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:皇祖有训,民可近不可下。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
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
成语解释:人:贤人;云:助词;亡:失去;殄瘁:病困。
贤人死亡了,国事危殆。旧时用来怀念那些身系国家安危的贤人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瞻仰》: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。
邦家之光
成语解释:邦:诸侯国;家:大夫的封地。
指国家的光荣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南山有台》:“乐只君子,邦家之光。”
民惟邦本
成语解释:惟:乃,是;邦:国家。
人民是立国之本。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:“皇祖有训,民可近不可下。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”
怀道迷邦
成语解释:犹言怀宝迷邦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董京传》:“楚乃贻之书,劝以今尧舜之世,胡为怀道迷邦。”
兴邦立事
成语解释:邦:国家。
振兴国家,成就事业。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三回:寻章摘句,世之腐儒也,何能兴邦立事?
立国安邦
成语解释:建立国家,安定天下。亦作“立业安邦”。
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第一折:“你看我立国安邦为相宰,那其间日转千阶,喜笑迎腮,挂印悬牌。”元・宫大用《七里滩》第一折:“自开基起运,立国安邦,坐筹帷幄,竭力疆场。”
邦国殄瘁
成语解释:邦国:国家;殄:尽,绝;瘁:病。
形容国家病困,陷于绝境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瞻印》:“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。”
本固邦宁
成语解释: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。
成语出处:《书・五子之歌》: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”孔传:“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。”
定国安邦
成语解释:邦:国家。
治理和保卫国家,使国家安定稳固。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三折:“枉了你扬威耀武,尽忠歆节,定国安邦,偏容他鸱鸮弄舌,乌鸦展翅,强配鸾凤。”
敦睦邦交
成语解释:敦睦:亲厚和睦;邦:泛指国家。
形容促使国家之间的关系亲厚和睦。成语出处:鲁迅《“立此存照”(七)》:“但就大体而言,是极有益于敦睦邦交的。”
兵为邦捍
成语解释:兵:军队;邦:国家;捍:捍卫。
军队是国家的保障。成语出处:清・刘亚《将略要论》:兵为邦捍,国家之威望,将吏之用权,民间之保护,皆借于兵。
济世经邦
成语解释:济:拯救,救助;邦:国家。
拯救人世,治理国家。成语出处:明・屠隆《彩毫记・知畿引退》:“此行指望济世经邦,谁想竟成画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