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茅的成语

茅的成语(共40个)

  • 裂土

    fēn máo liè tǔ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。后称分封诸侯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高文秀《渑池会》第四折:“官封极品禄千钟,分茅裂土人堪羡。腰金衣紫作朝臣,箫韶乐奏排筵宴。”

  • 裂地分

    liè dì fēn máo

    成语解释:裂:分开;茅:草名,白茅。
    古代帝王分封土地、建立诸侯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叶适《任子》:“古者裂地分茅以报人臣之有功,使其子孙嗣之,所以酬祖宗,垂后裔也。”

  • kāi máo sè
  • 屋采椽

    máo wū cǎi chuán

    成语解释:指住宿简陋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艺文志》:“茅屋采椽,是以贵俭。”

  • 室土阶

    máo shì tǔ jiē

    成语解释:茅草盖的屋,泥土砌的台阶。形容房屋简陋,生活俭朴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班固传》:“扶风掾李育,经明行著,教授百人,客居杜陵,茅室土阶。”

  • 室蓬户

    máo shì péng hù

    成语解释:蓬:草名,也叫“飞蓬”。
    用茅草盖成的房子。形容居处极其简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孔淳传》:“茅室蓬户,庭草芜径,唯床上有数卷书。”

  • 土阶

    tǔ jiē máo cí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土阶茅屋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薛收传》:“土阶茅茨,唐尧以昌。”

  • 波流

    bō liú máo mǐ

    成语解释:随波逐流,随风而倒。比喻胸无定见,趋势而行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赵炳然传》:“世宗朝,璁、萼、言、嵩相继用事,六卿之长不得其职。大都波流茅靡,淟涊取容。”

  • 茨不翦

    máo cí bù jiǎn

    成语解释:茅茨:茅屋;翦:修饰。
    用茅草覆盖屋顶,而且没有修剪整齐。形容生活简陋俭朴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韩・韩非《韩非子・五蠹》:“尧之王天下也,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。”

  • 白苇

    huáng máo bái wěi

    成语解释:连片生长的黄色茅草或白色芦苇。形容齐一而单调的情景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答张文潜书》:“惟荒瘠斥卤之地,弥望皆黄茅白苇,此则王氏之同也。”

  • 锡土

    fēn máo xī tǔ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分茅赐土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渔《玉搔头飞舸》:“只要你忙上紧赶得那人近至尊,便是分茅锡土也非吾吝。”

  • 赐土

    fēn máo cì tǔ

    成语解释:亦作“分茅锡土”。分茅列土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渔《夺锦楼》:“不止分茅赐土,允宜并位于中宫。”

  • 之臣

    cǎo máo zhī chén

    成语解释:草茅:杂草。
    比喻在野无权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仪礼・士相见礼》:“在野则曰草茅之臣。”

  • 之产

    cǎo máo zhī chǎn

    成语解释:指乡下平凡的女子。多用于谦称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刘向《说苑・修文》:草茅之产,得奉箕帚之事。

  • 列土分

    liè tǔ fēn máo

    成语解释:谓受封为诸侯。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,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,象征土地和权力,称为“列土分茅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郑光祖《三战吕布》第一折:“军前累立功劳大,列土分茅受大封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