穷的成语(共308个)
穷巷陋室
成语解释:穷巷:偏僻的里巷;陋室:狭小的房屋。
指僻陋狭小的住处。成语出处:汉・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五:“虽隐居穷巷陋室,无置锥之地,而庄公不能与争名矣。”
余味无穷
成语解释:形容美妙的诗文、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。
成语出处:刘斯奋《白门柳・夕阳芳草》第五章:“须是如我方才的样子,轻吸慢嘘,不惟安然无恙,且觉余味无穷哩!”
百巧成穷
成语解释:指有多种才能的人反而贫困不堪。同“百巧千穷”。
成语出处:宋・陈师道《寄单州张朝请》诗:“一言悟主心犹壮,百巧成穷发自新。”
回味无穷
成语解释:回味:吃过好的食物以后的余味;指从回忆中体会到的意味;穷:穷尽。
比喻事后越想;越觉得意味深长。也比喻读过含意深长的文艺作品后;体会到无限的意趣。成语出处:宋・王禹偁《小畜集・卷六・橄榄》诗:“良久有回味,始觉甘如饴。”
其味无穷
成语解释:味:回味;玩味;穷:尽。
形容含义深刻;让人回味不尽。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四书集注・中庸》:“放之则弥六合,卷之则退藏于密;其味无穷,皆实学也。”
其乐不穷
成语解释:穷:穷尽、尽头。
指某一事物带来的乐趣无穷无尽。亦作“其乐无穷”、“其乐无涯”。成语出处:晋・葛洪《抱朴子・畅玄》:“故玄之所在,其乐不穷”
君子固穷
成语解释:君子:有教养、有德行的人;固穷:安守贫穷。
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,不失节操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滥矣。’”
穷达有命
成语解释:穷:不得志;达:在事业上通达。
不得志和通达都是命中注定。成语出处:汉・荀悦《汉纪・平帝纪》:“是故穷达有命,吉凶由人。”
独坐穷山,放虎自卫
成语解释: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。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,反而招来祸患。
成语出处:晋・常璩《华阳国志・公孙述刘二牧志》:“此所谓独坐穷山,放虎自卫者也。”
归师勿掩,穷寇莫追
成语解释:归师:撤退的军队;掩:乘人不备进行袭击;穷寇:走投无路的敌人。
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,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。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95回:“‘归师勿掩,穷寇莫追。’汝可从小路抄箕谷退兵。吾自引兵当斜谷之兵。”
独坐穷山,引虎自卫
成语解释: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。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,反而招来祸患。
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3回:“此所谓独坐穷山,引虎自卫者也。”
归师勿掩,穷寇勿追
成语解释:掩:乘人不备进行袭击。
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,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。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,以免不测的牺牲。成语出处:《孙子・军事》:“归师勿遏,师必阙,穷寇勿追。”
穷不失义
成语解释:义:礼义。
虽然穷困,但不失礼义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:“故士穷不失义,达不离道。”
图穷匕现
成语解释:图:地图;穷:尽;匕:匕首;现:显露出来。
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露出了真相或本来面目。穷当益坚
成语解释:空:穷困。
处境越穷困,意志应当越坚定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马援传》:“丈夫为志,穷当益坚,老当益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