椽的成语(共16个)
尺椽片瓦
成语解释:指建筑物遭受破坏后所剩无几的砖瓦木料。
成语出处:宋・陈亮《重建紫霄观记》:“盗平,无尺椽片瓦可为庇依。道士结茅而居。”
笔大如椽
成语解释:椽:房椽;放在檀上架屋顶的木杆。
笔大得好像椽子。多形容大毛笔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王珣传》:“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,既觉,语人曰:‘此当有大手笔事。’”
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
成语解释:茅茨:茅屋;翦:修饰;采椽:枥木或柞木椽子;斫:砍削。
用茅草覆盖屋顶,屋顶的椽子也未加砍削。形容生活简陋俭朴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韩・韩非《韩非子・五蠹》:“尧之王天下也,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。”
如椽之笔
成语解释: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。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,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。
成语出处:唐・房玄龄《晋书・王徇传》:“徇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,既觉,语人云:‘此当有大手笔事。’”
束椽为柱
成语解释:捆扎椽子当柱子用。比喻小材大用。
成语出处:明・刘基《吊祖豫州赋》:“委弃九鼎兮,烹饪瓦釜。截梁为牫兮,束椽为柱。”
大笔如椽
成语解释:椽: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。
象椽子那样大的笔。形容著名的文章。也指有名的作家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王珣传》:“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,既觉,语人曰:‘此当有大手笔事。’”
如椽大笔
成语解释: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。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;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。
成语出处:宋・邵雍《大字吟》:“诗成半醉正陶然,更用如椽大笔抄。”
出头椽儿先朽烂
成语解释:椽:屋顶上的木条;朽:腐烂。
露在屋檐外的椽子先腐烂。比喻抢先出头的人先遭受挫折。成语出处:《雍熙乐府・点绛唇》:“张弓专等南来雁,马行崖畔收疆晚,出头椽儿先朽烂。”
茅屋采椽
成语解释:指住宿简陋。
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艺文志》:“茅屋采椽,是以贵俭。”
采椽不斫
成语解释:采:柞木。
比喻生活简朴。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・五蠹》:“尧之王天下也,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。”汉・曹操《度关山》诗:“不及唐尧,采椽不斫。世叹伯夷,欲以厉俗。”
根椽片瓦
成语解释:①一根椽,一片瓦。②指简陋的房舍。
成语出处:元・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二折:“将我这铜斗儿般大院深宅,苦也囉苦也囉,可怎生烧的来剩不下些根椽片瓦。”
蓬牖茅椽
成语解释:蓬:蓬草;牖:窗。
用蓬草编门,用破瓮做窗,用茅草做椽子。指贫苦人家的住房。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回:“所以蓬牖茅椽,绳床瓦灶,并不足以妨我襟怀。”
扳椽卧辙
成语解释:拉住车辕,躺在车道上,不让车走。旧时用作挽留好官之词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》:攀车卧辙之恋,争涂不忘。
隔屋撺椽
成语解释:比喻办不到的、不自量力的事情。
成语出处:元・乔吉《两世姻缘》第一折:“有那等花木瓜长安少年,他每不斟量隔屋撺椽。”
隔壁撺椽
成语解释:见“隔屋撺椽”。
成语出处:《雍煕乐府・点绛唇・妓者嗟怨》:“隔壁撺椽没忖量,更那堪不大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