赃的成语(共39个)
- 赃贿狼籍- 成语解释:见“赃贿狼藉”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・唐中宗景龙三年》:“中书侍郎兼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、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郑愔俱掌铨衡,倾附势要,赃贿狼籍,数外留人,授拟不中,逆用三年阙,选法大坏。” 
- 赃心烂肺- 成语解释:形容心肠肮脏卑劣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3回:“……那样赃心烂肺的,爱管闲事嚼舌头的人,吵嚷到那府里去,背地嚼舌,说咱们这边混帐。” 
- 抱赃叫屈- 成语解释:手里拿着赃物却叫喊冤枉。比喻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无理狡辩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二:古人恁么说话,大似抱赃叫屈。 
- 并赃拿贼- 成语解释:行迹露败,当场人脏俱获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孟汉卿《魔合罗》第四折:“今日个并赃拿贼更推谁,你地硬抵着头皮儿对。” 
- 人赃俱获- 成语解释:人:犯人;赃:赃物、赃款。 
 嫌犯与不正当取得的财物同时被捕获。- 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六:牛公取笔,请张生一一写出,按名捕捉,人赃俱获,没一个逃得脱的。 
- 人赃并获- 成语解释:人:犯人;赃:赃物、赃款。 
 犯人和赃物赃款一起被捕获。- 成语出处:清・张春帆《九尾龟》第十回:你想上海的包探何等精细,金月兰又不会改头换面,不多几日,早被两个包探访了出来,立时协同巡捕,将金月兰人赃并获,解到公堂。 
- 贪赃坏法- 成语解释:见“贪赃枉法”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:“谁想那两个到的陈州,贪赃坏法,饮酒非为。” 
- 贪赃纳贿- 成语解释:贪赃: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家或他人的财物;纳:接受;贿:贿赂。 
 指利用职权,贪污受贿。
- 真赃实证- 成语解释:赃物是真的,证据是确实的。泛指犯罪的证据确凿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开诏救忠》第三折:你今真赃实犯,有何理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