宰的成语(共18个)
宰相肚里好撑船
成语解释:谀人肚量大。
成语出处:明・叶盛《水东日记・杨大理诗谑》:“盖谚有之‘宰相肚里好撑船’。”
宰鸡教猴
成语解释:用杀鸡来警戒猴子。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。
成语出处:高云览《小城春秋》第三章:“吴七总想抓个奸细来‘宰鸡教猴’一下,吴坚和家剑平反对;怕闹得内部更混乱,又怕有后患。”
宰相肚里能行船
成语解释:宰相:丞相。
指人肚量宽大,有涵养。成语出处:陈荫荣《兴唐传・闹花灯》第12回:“常言道:‘大人不见小人怪,宰相肚里能行船。’”
宰相肚里行舟船
成语解释:宰相:丞相。
指人肚量宽大,有涵养。成语出处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5章:“常言道:‘将军额上跑下马,宰相肚里行舟船。’你这样气量窄,将来如何独当一面,肩挑五岳,胸罗百川,统帅百万大军!”
任人宰割
成语解释:宰:杀;割:切。
听凭别人宰杀与欺辱,没有反抗的能力。成语出处:林语堂《机器与精神》:“中国之肯忍辱含垢,任人宰割,只以吞声忍气工夫对付,西人真不能望我们的项背。”
伴食宰相
成语解释:伴食:陪伴人家吃饭。
唐朝朝会结束时,宰相率百僚集尚书省都堂会餐。指身居相位而庸懦不能任事者。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卢怀慎传》:“开元三年,迁黄门监。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,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,每事皆推让之,时人谓之‘伴食宰相’。”
宰相肚里能撑船
成语解释:谀人肚量大。
山中宰相
成语解释:南朝梁时陶弘景,隐居茅山,屡聘不出,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,人们称他为“山中宰相”。比喻隐居的高贤。
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陶弘景传》:“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,无不前以咨询。月中常有数信,时人谓为山中宰相。”
风流宰相
成语解释:风流:有才学而不拘礼法。
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宰相。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王俭传》:“俭常谓人曰:‘江左风流宰相,惟有谢安。’盖自况也。”
白衣宰相
成语解释:指宰相家属中身无名位而仗势擅权的人。
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令狐滈传》:“且滈居当时,谓之‘白衣宰相’。滈未尝举进士,而妄言已解,使天下谓无解及第,不已罔乎?”
宰木已拱
成语解释: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。意思是你快要死了。这是骂人的话。后指人死了很久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三十二年》:尔何知?中寿,尔墓之木拱亦。
敲牛宰马
成语解释:谓宰杀牲畜。
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千里独行》第四折:“两壁厢敲牛宰马,做一个庆喜的筵席。”
弄獐宰相
成语解释:把“弄璋”写成“弄獐”的宰相。比喻不学无术钻营权势的人。
浪子宰相
成语解释:指北宋徽宗时宰相李邦彦。
成语出处:《三朝北盟会编》:“邦彦尝自言赏尽天下花,踢尽天下球,做尽天下官,而都人亦呼季彦为浪子宰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