担的成语(共42个)
尖担两头脱
成语解释:两头尖的扁担无法挑东西。比喻两头落空。
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三折:“若与了一纸休书,那妇人就一道烟去了,这婆娘他若不嫁我呵,可不弄得尖担两头脱。”
儿行千里母担忧
成语解释:儿女出门在外,母亲总是不放心。形容母爱真挚。
成语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24回:“你这个冤家,在何处饮酒,这早晚方回,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。”
担当不起
成语解释:指承担不了责任。
成语出处:清・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一回:“包怀原是谨慎之人,既有百万之称,自恐担当不起。”
贫无担石
成语解释:担:古代重量单位,1担=100市斤;石:容量单位:1石=10斗。
家里穷得连一担的粮食也没有。形容没什么储备。成语出处:明・袁宏道《叙四子稿》:“理本荒也,而剽窃二氏之皮肤,如贫无担石之人,指富家之囷,以夸示乡里也。”
担惊受怕
成语解释:惊:惊恐。
担受惊恐、害怕。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盆儿鬼》第三折:“俺出门红月乍平西,归时犹未夕阳低,怎教俺担惊受怕着昏迷。”
担饥受冻
成语解释:担:经受。
经受饥饿与寒冷。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3卷:“况乃锦衣玉食,归之自己,担饥受冻,受之二亲,漫然视若路人,甚而等之仇敌,败坏彝伦,灭绝天理。”
担雪填井
成语解释:见“担雪塞井”。
成语出处:《五灯会元・智海平禅师法嗣・净因继成禅师》:“大似担雪填井,傍若无人。”
担雪塞井
成语解释:挑雪去填塞水井。比喻徒劳无功。
成语出处:唐・顾况《行路难》诗:“君不见担雪塞井徒用力,炊沙作饭岂堪吃。”
担雪填河
成语解释:见“担雪塞井”。
成语出处:《全元散曲・普天乐・嘲风情》:“姐姐每钻冰取火,婆婆每指山卖磨,哥哥每担雪填河。”
家无担石
成语解释:十斗为一石,两石为一担。形容家里没有存粮。比喻家境困难。
成语出处:宋朝苏轼《乞赙赠刘季孙状》:“今年五月卒于官所,家无儋(担)石。”
扁担没扎,两头打塌
成语解释:扁担没有挡头,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》:“他尚未计算到他的实力和他的企图之间的不相称,以致‘扁担没扎,两头打塌’,陷入目前的绝路。”
扁担脱,两头虚
成语解释:脱:脱落。
扁担没有挡头,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。比喻两头落空。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:“我将这合同一纸慌忙付,倒着俺做了扁担脱,两头虚。”
尖担担柴两头脱
成语解释:脱:脱落。
两头尖的担子两头脱落。比喻事情两头落空。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57回:“我理会得,但你去,讨得讨不得,趁早回来,不要弄做‘尖担担柴两头脱’也。”
百步无轻担
成语解释:担:负担。
走长路,再轻的东西都会很重。比喻任重道远。成语出处:明・张景《飞丸记・交投设械》:“早起跑到日头晏,方知百步无轻担。”
千斤重担
成语解释:比喻重要的工作与任务。
成语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六回:“本是乖巧不过的人,落得把千斤重担卸在他身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