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毁的成语

毁的成语(共63个)

  • 椟中

    yù huǐ dú zhō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因主管人员失职而造成重大损失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:“虎兕出于柙,玉毁椟中,是谁之过与?”

  • 方瓦合

    huǐ fāng wǎ hé

    成语解释:毁去棱角,与瓦砾相合。比喻屈己从众,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。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,迎合世俗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礼记・儒行》:“慕贤而容众,毁方而瓦合,其宽裕有如此者。”郑玄注:“去己之大圭角,下与众人小合也。”

  • 裂冠

    liè guān huǐ miǎn

    成语解释:裂:裁,扯;冠:帽子;冕: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。
    比喻背弃王室或矢志不仕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九年》:“伯父若裂冠毁冕,拔本塞源,专弃谋主,虽戎狄,其何有余一人?”

  • 杀马

    shā mǎ huǐ chē

    成语解释:《后汉书 周燮传》:“扞冯良呴年三十,为尉从佐。
    奉檄迎督邮,即路慨然,耻在厮役,因坏车杀马,毁裂衣冠,乃遁至犍为,从杜抚学。”后以“杀马毁车”喻弃官归隐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周燮传》:“[冯良]年三十,为尉从佐。奉檄迎督邮,即路慨然,耻在厮役,因坏车杀马,毁裂衣冠,乃遁至犍为,从杜抚学。”

  • 冠裂裳

    huǐ guān liè cháng

    成语解释:毁坏帽子和衣裳。用作表示彻底决裂的意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周燮传》:[冯良]耻在厮役,因坏车杀马,毁冠裂裳,乃遁至犍为,从杜抚学。”

  • 之制

    bù huǐ zhī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毁:毁坏;制:制度。
    不可破坏的制度。指经久不变的制度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武宣卞皇后纪》:“而未著不毁之制,惧论报德之义,万世或阙焉。”

  • 节求生

    huǐ jié qiú shēng

    成语解释:毁节:抛弃自己的气节,变节。
    指败坏自己的操行和名声,苟且偷生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庞德传》: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,烈士不毁节以求生。

  • 风败俗

    huǐ fēng bài sú

    成语解释:败坏良好的风俗。同“伤风败俗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刘毅传》:“毁风败俗,无益于化;古今之失,莫大于此。”

  • 朝成暮

    zhāo chéng mù huǐ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翻新之速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少帝记》:“穿池筑观,朝成暮毁,征发工匠,疲极兆民。”

  • 骨立

    xiāo huǐ gǔ lì

    成语解释:销:久病枯瘦。
    形容身体枯瘦如柴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》:“高祖形容本壮,及还京都,销毁骨立。”

  • 为罚

    yǐ huǐ wéi fá

    成语解释:根据人们的非毁给以惩罚。参见“以誉为赏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管子・明法》:“是故官之失其治也,是主以誉为赏,以毁为罚也,然则喜赏恶罚之人离公道而行私术矣。”尹知章注:“以毁誉为赏罚,则官自然失理。”

  • 形灭性

    huǐ xíng miè xìng

    成语解释:损坏形体,消灭本性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杨景贤《西游记》第九折:“通天大圣,你本是毁形灭性的,老僧救了你,今次休起凡心。”

  • 德高

    dé gāo huǐ lái

    成语解释:品德高尚却招来毁谤。形容坏人总是嫉妒和毁谤品行高尚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原毁》:是故事修而谤兴,德高而毁来。

  • 朝成夕

    zhāo chéng xī huǐ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翻新之速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御试制科策》;“后宫之费不下一敌国,金玉锦绣之工,日作而不息,朝成夕毁,务以相新。”

  • 车杀马

    huǐ chē shā mǎ

    成语解释:废弃车马。喻归隐意志坚决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陆游《谢曾侍郎启》:“毁车杀马,逝从此以径归;卖剑买牛,分余生之永已。”宋・陆九渊《与陈倅书》:“元晦虽有毁车杀马之说,然势恐不容不一出也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