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的成语(共51个)
参前倚衡
成语解释:意指言行要讲究忠信笃敬,站着就仿佛看见“忠信笃敬”四字展现于眼前,乘车就好像看见这几个字在车辕的横木上。泛指一举一动,一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:“子张问行,子曰:‘言忠信,行笃敬,虽蛮貊之邦,行矣。言不忠信,行不笃敬,虽州里,行乎哉?立则见其参于前也,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,夫然后行。’子张书诸绅。”
明参日月
成语解释:光辉灿烂可以与日月相比拟。旧时多用于称颂圣贤、帝王。
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经解》:天子者,与天地参,故德配天地,兼利万物,与日月并明,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。
参天两地
成语解释:①为《易》卦立数之义。②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。
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说卦》:“参天两地而倚数。”
笔参造化
成语解释:造化:创造化育。
一支笔参与了创造化育。形容文笔高妙。成语出处:唐・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笔参造化,学究天人。”
动如参商
成语解释:参、商:星名。
参星出西方,商星出东方,二星此出彼没,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。比喻长时间的分离难以会面,如参星出西方,商星出东方。成语出处:唐・杜甫《赠卫八处处士》:“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。”
参错重出
成语解释:参错:参差错落。
许多事物交错在一起不断出现。形容事物错综复杂。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》:“万端千绪,参错重出。”
参横斗转
成语解释:北斗转向,参星打横。指天快峦的时候。
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・曹操《善哉行》:“月没参横,北斗阑干。”《宋史・乐志》:“斗转参横将旦,天开地辟如春。”宋・苏轼《六月二十日夜渡海》诗:“参横北斗欲三更。”
参辰卯酉
成语解释:①参、辰,二星名。参星酉时出于西方,辰星卯时出于东方。参与辰,卯与酉相对立,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。②犹是非曲直。
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陈母教子》第二折:“我觑着那珠翠金银,我可便浑如似参辰卯酉。”
参伍错综
成语解释:指交互错杂。
成语出处:语出《易・系辞上》:“参伍以变,错综其数。”
晨参暮省
成语解释:按礼节朝暮参拜问安。
成语出处:《敦煌变文集・欢喜国王缘》:“夫人既去,王乃难留。便使嫔妃,相随至舍。莫不晨参暮省,送药送茶。”
错落参差
成语解释:错落:错杂;参差:长短不齐。
形容错杂不齐。成语出处:清・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下卷:“乃未及半圈,而前者忽后,后者忽前,错落参差,捉摸不定,使人目眩神骇。”
日月参辰
成语解释:比喻不合,作对。
成语出处:元・萧得祥《杀狗劝夫》第一折:“也不是我特故的把哥哥来恨,他他他,不思忖一爷娘骨肉,却和我做日月参辰。”
月没参横
成语解释:见“月落参横”。
成语出处:《乐府诗集・相和歌辞十一・善哉行》:“月没参横,北斗阑干;亲友在门,饥不及餐。”
参天贰地
成语解释:见“参天两地”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卷一百一十七・司马相如列传》第五十七:“拘文牵俗,循诵习传,当世取说云尔哉!必将崇论闳议,创业垂统,为万世规。故驰骛乎兼容并包,而勤思乎参天贰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