窝的成语(共27个)
- 一窝蜂- 成语解释:一个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飞出来了。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8回:“那些小妖,就是一窝蜂,齐齐拥上。” 
- 安乐窝- 成语解释: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邵雍《无名公传》:“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,不求过美,惟求冬暖夏凉。” 
- 调三窝四- 成语解释:搬弄是非,挑拔离间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1回:“少不得意,不是背地里嚼舌根,就是调三窝四的。” 
- 窝停主人- 成语解释:藏匿盗匪、赃物的人或人家。 - 成语出处:宋洪迈《夷坚癸志・李五郎》:“为盗有求不惬,诬为窝停主人,诉于郡,不见察,故陷党中。” 
- 窝窝囊囊- 成语解释:受委屈之后表现出的烦恼,窝气或指人懦弱,没本事。 - 成语出处:老舍《我这一辈子》:“给亲友们既办得漂亮,又省些钱,不能窝窝囊囊的被人捉了‘大头’。” 
- 兔子不吃窝边草- 成语解释:比喻坏人不在当地干坏事。 - 成语出处: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16章:“兔子不吃窝边草,我这老虎单吃回头食。” 
- 老鸹窝里出凤凰- 成语解释:老鸹:乌鸦;凤凰:古代鸟王。 
 比喻在卑微的环境中出了高贵的人物。-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5回:“三姑娘的混名儿叫‘玫瑰花儿’:又红又香,无人不爱,只是有刺扎手,——可惜不是太太养的,‘老鸹窝里出凤凰!’” 
- 捅马蜂窝- 成语解释:比喻闯祸或敢于得罪厉害的人。 - 成语出处: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“小时候去用竿子捅马蜂窝就是这样,害怕,可是心中跳着要去试试。” 
- 挑三窝四- 成语解释:搬弄是非,挑拔离间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5回:“那平姑娘又是个正经人,从不会挑三窝四的。” 
- 窝火憋气- 成语解释:把屈辱或恼怒强压在心底,不敢或不能发泄。 - 成语出处: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五:“李青山有些胆怯,他退到门边,嘴头咕噜着:‘滚就滚吧!’扭转身子,窝火憋气地迈出门去了。” 
- 窝囊废- 成语解释:指怯懦无能的人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石玉昆《续小五义》第七回:“哥哥,这个人敢是窝囊废,不然,我们给他讲个人情吧。” 
- 窝囊气- 成语解释:憋在心里的不能说或不愿说的怨气。 - 成语出处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42章:“倒是担心他带着李瞎子和你妹妹给我的两封书信,说不定还有什么贵重礼物,回来时被丁、杨二营的游骑抓去,使我跳进黄河洗不清,岂不受冤枉的窝囊气 
- 窝里反- 成语解释:发生在家族或集团内部的冲突。 - 成语出处:高阳《胡雪岩全传・萧瑟洋场》:“那一来变成‘窝里反’了,不好,不好。” 
- 一窝端- 成语解释:比喻完全除灭或尽数挪走。 - 成语出处:王朔《玩儿的就是心跳》:“这就对了,就得这样,谁问咱都告不知道,要没这种精神,咱早就让人一窝端了。” 
- 一窝风- 成语解释:一个蜂巢里的蜂倾巢出动。形容人多声杂,乱哄哄地一拥而上。 - 成语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3回:“长枪短铳,和着铁镖弩箭,一窝风的向日兵聚集处杀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