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簪的成语

簪的成语(共35个)

  • 缨世族

    zān yīng shì zú

    成语解释:簪和缨,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,用来把冠固着在头上。旧时指世代作官的人家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杜甫《八哀诗・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》:“空余老宾客,身上愧簪缨。”

  • 缨之族

    zān yīng zhī zú

    成语解释:簪缨: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,借指宦官。
    旧时指世代作官的人家。

    成语出处:叶赫那拉・图鸿《乾隆皇帝》第一章:“金粉世家、簪缨之族多如牛毛当不在话下。”

  • 缨缙绅

    zān yīng jìn shēn
  • 持橐

    chí tuó zān bǐ

    成语解释:谓侍从之臣携带书和笔,以备顾问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赵充国传》:“持橐簪笔,事孝武皇帝数十年。”

  • 散发

    chōu zān sàn fà

    成语解释:抽掉发簪,散乱头发。比喻弃官隐居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张协《咏史》:抽簪解朝衣,散发归海隅。

  • 堕珥遗

    duò ěr yí zān

    成语解释:珥:珠玉耳饰;簪:插髻的首饰。
    形容女子在游玩、交际时志气轻狂忘情的景象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滑稽列传》:前有堕珥,后有遗簪,髡窃乐此,饮可八斗而醉二参。

  • 散发抽

    sàn fà chōu zān

    成语解释:簪:绾头发的首饰。
    抽掉簪子,散开头发。指弃官隐居,过逍遥自在的生活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・钟会《遗荣赋》:“散发抽簪,永纵一壑。”

  • 坠屦遗

    zhuì jù yí zān

    成语解释:坠:掉落;屦:鞋子;遗:遗失。
    掉落的簪和鞋子,比喻旧物。比喻能勾起人们怀旧之情的故物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韦夐传》: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,恶与之同出,不与同归。吾之操行虽有不逮前烈,然舍旧录新,亦非吾志也。

  • 坠珥

    yí zān zhuì ěr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遗簪堕珥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柳永《木兰花》词:“盈盈,斗草踏青。人艳冶、递逢迎。向路傍往往,遗簪坠珥,珠翠纵横。”

  • 弊屦

    yí zān bì jù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遗簪坠屦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齐书・高德政传》:“魏静帝曰:‘人念遗簪弊屦,欲与六宫别,可乎?’乃人与夫人宾御以下诀别,莫不嘘欷掩涕。”

  • 坠舄

    yí zān zhuì xì

    成语解释:指遗落在地的簪子鞋子。

  • 堕屦

    yí zān duò jù

    成语解释:簪:针形首饰;屦:鞋。
    掉落的簪和鞋子,比喻旧物或故情。指不忘旧友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张说《让右丞相第二表》:“臣幸沐遗簪堕屦之恩,好生养志之德。”

  • 堕珥

    yí zān duò ěr

    成语解释:①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若乃州闾之会,男女杂坐,行酒稽留,六博投壶,相引为曹,握手无罚,目眙不禁,前有堕珥,后有遗簪,髡窃乐此,饮可八斗而醉二参。
    ”后以“遗簪堕珥”形容欢饮而不拘形迹。②指遗落、丢弃簪子珥珰。亦指遗弃的簪珥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滑稽列传》:“若乃州闾之会,男女杂坐,行酒稽留,六博投壶,相引为曹,握手无罚,目眙不禁,前有堕珥,后有遗簪,髡窃乐此,饮可八斗而醉二参。”唐・虞世南《门有车马客行》:“危弦促柱奏《巴渝》,遗簪堕珥解罗繻。”

  • 绝缨

    yí zān jué yīng

    成语解释:指男女杂坐,不拘形迹,欢饮无度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滑稽列传》:“若乃州闾之会,男女杂坐,行酒稽留,六博投壶,相引为曹,握手无罚,目眙不禁,前有堕珥,后有遗簪,髡(淳于髡)窃乐此,饮可八斗而醉二参。”另见《韩诗外传》卷七,王后所绝缨之事。后合二事为“遗簪绝缨”。

  • 败履

    yí zān bài lǚ

    成语解释:遗:遗失;履:鞋子。
    掉落的簪和鞋子,比喻旧物。比喻能勾起人们怀旧之情的故物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韦夐传》: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,恶与之同出,不与同归。吾之操行虽有不逮前烈,然舍旧录新,亦非吾志也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