隅的成语(共34个)
- 一隅之地- 成语解释:隅:角落。 
 形容地域狭小。- 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王弘传论》:“晋自中原沸腾,介居江左,以一隅之地,抗衡上国。” 
- 向隅独泣- 成语解释:隅:墙角;泣:哭。 
 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。形容孤独,伤感。- 成语出处:唐・杜牧《上吏部高尚书书状》:“每遇时移节换,家远身孤,吊影自伤,向隅独泣。” 
- 向隅而泣- 成语解释:隅:墙角;泣:哭。 
 一个人面对墙角哭泣。形容没有人理睬;非常孤立;只能绝望地哭泣。- 成语出处:汉・刘向《说苑・贵德》:“今有满堂饮酒者,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,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。” 
- 苟安一隅- 成语解释:苟安:暂且偷生;一隅:一个角落。 
 指一个小地方。暂且在一个小地方偷安。指统治者对外来侵略不进行抵抗。占据一个小地方以偷安。- 成语出处:清・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59回:“方今奸臣弄权,专主和议;朝廷听信奸言,希图苟安一隅,无用兵之志。” 
- 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- 成语解释:东隅:东方日出处,指早晨;桑、榆:指日落处,也指日暮。 
 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,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。-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奚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” 
- 负隅顽抗- 成语解释:凭借险要地势;顽强抵抗。负:凭借;依仗;隅:山的角落。 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下》:“有众逐虎。虎负嵎,莫之敢撄。” 
- 砥砺廉隅- 成语解释:见“砥厉廉隅”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刘有方可昭宣使依旧嘉州刺史内侍押班制》:“砥砺廉隅,有搢绅之风。” 
- 一人向隅,满坐不乐- 成语解释:指满堂之上,一人不乐,众皆为之不欢。 - 成语出处:汉・刘向《说苑・贵德》:“故圣人之于天下也,譬犹一堂之上也。今有满堂饮酒者,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,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。” 
- 避溺山隅- 成语解释: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。表示远远回避。 - 成语出处:汉・司马相如《美人赋》:“譬于防火水中,避溺山隅,此乃未见其可欲。” 
- 一隅之见- 成语解释:隅:角落。 
 在很狭小的角度里所看见的。比喻片面的见解和主张。- 成语出处:明・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上卷:“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,认定以为道止如此。” 
- 失之东隅- 成语解释:早上丢失了(晚上又收回来);比喻开始失败(最后取得成功)。 -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溪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” 
- 安于一隅- 成语解释:隅:角落。 
 安心在某一个角落。形容苟安一角,不求进取。- 成语出处:宋・陈亮《上孝宗皇帝第二书》:“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,不肯即安于一隅,是有功于社稷也。” 
- 砥厉廉隅- 成语解释:谓磨练节操。廉隅,棱角,喻指方正的操守。 - 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儒行》:“近文章,砥厉廉隅。”孔颖达疏:“文儒者习近文章,以自磨厉,使成己廉隅也。” 
- 一隅三反- 成语解释:从一件事物的情况、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、道理。 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: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 
- 斗绝一隅- 成语解释:孤悬边远之地;僻处边远之地。 - 成语出处:《魏书・西域传・焉耆》:“焉耆为国,斗绝一隅,不乱日久。”